蜀漢子民交代,所以姜維九伐中原,一次也沒有諸葛瞻的身影。
公元243年,諸葛瞻十七歲之時,劉禪把蜀漢的公主許配給他,招其為駙馬并授予騎都尉,此時的諸葛瞻走上了仕途之路,一出仕則受到了器重,怎么個器重法呢?
說起來的確會讓蜀漢的群臣羨慕不已。
公元244年,新婚一年的諸葛瞻,累遷為羽林中郎將,并且還被任命為射聲校尉、和侍中。
這時的諸葛瞻歷史上并沒有太多的建議,此時蜀漢的主要管理人是蔣琬和費祎,并且這年魏國的曹爽率領十萬人進攻蜀漢,
沒想到卻被蜀大將軍費祎在漢中阻擋,曹爽苦戰不得,損傷甚眾后撤軍,蜀漢打贏了一場漢中保衛戰。
但是這一年后蜀漢凡是有頒布一些對百姓有利的措施,很多都不是諸葛亮提倡的,
多數都是蔣琬和費祎的努力結果,可蜀中的百姓都會算在諸葛瞻頭上,民間都會互相說,“這是諸葛武鄉侯所提倡的
這結果,導致諸葛瞻的賢名遠播,但盛名之下難副其實。
縱觀三國志和資治通鑒,都會發現諸葛瞻的一生,是成長在諸葛亮的光環之下,他從十七歲當騎都尉,
到公元260年這十多年的時間里,諸葛瞻雖然歷史上沒多少拿的出手的成績,但是卻累遷為尚書仆射,加官軍師將軍,
公元261年,成為了蜀漢內務的實際掌管人。不過此時劉禪開始信任黃皓,諸葛瞻并沒有處理好和黃皓兩人之間的摩擦,因為也為蜀漢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當時為了黃皓,廖化還打算上找宗預和諸葛瞻商議,可最終宗預以不在管紅塵之事為理由推脫了,黃皓得到了劉禪的寵愛后,愈加和諸葛瞻姜維等不對付,本來諸葛瞻應該在此時聯合姜維對付黃皓的。
并且在這十多年中,蜀漢實際話事人卻是九伐中原的姜維,但是在姜維又一次北伐失敗后,諸葛瞻竟然和志同道合的戰友姜維決裂,
不但不再支持姜維北伐,還上書給劉禪,削了姜維的對蜀軍的實際掌控權,調去地方當個益州刺史,而這個決定沒多久就讓劉禪和諸葛瞻后悔不已。
可見諸葛瞻雖然精通書畫,記憶力過人,并且一心忠于蜀漢,可在智謀和戰略格局上,遠遠不如司馬懿的后代,
他看到是姜維連連北伐導致的蜀國的耗損,但卻沒想到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諸葛亮制定的以攻代守方針,才是蜀漢得以鼎足而存的所在。
姜維被貶的結果,就是在263年,司馬昭三路大軍伐蜀,由于漢中缺少姜維的運籌帷幄,等姜維安排好防御戰線規劃后,蜀漢的防御線已經被鄧艾,鐘會,諸葛史緒的大軍撬開了幾個缺口,失去了天險的蜀漢軍隊,
因為失去了重要的關隘,也喪失了斗志,很快各地諸多郡縣紛紛歸降,姜維不得已,只好率領蜀漢的精銳拒守劍門關,同時組織各地郡縣的守軍到成都勤王。
姜維的確也把握住了關鍵,在劍門關下,鐘會的十多萬大軍無法寸進半步,鐘會是利用了各種的方法,也沒成功,
這時因為運輸的原因,十多萬的魏軍在糧食已經接濟不上,正在眾將認為會前功盡棄的時候,
鄧艾思考了良久,提出了一個計策,就是繞道奔襲蜀漢軟肋,以奇兵奔襲蜀漢防守較少的江油,攻陷了江油后,
一,可長驅直入到成都,
二可調動劍門關下的姜維大軍,讓他首尾無法相顧,計策雖然好,但是卻非常冒險,能不能成功不說,從劍門到江油這條路,堪稱天險,
不但沒有道路更是人跡罕至,并且由于要翻山越嶺,鄧艾不能帶攻城的器械,反而是要輕裝上陣,不過鐘會已經沒有辦法,就讓鄧艾去試試。
沒想到,講話不利索的鄧艾,不愧為一代名將,還是個狠人,他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