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備死后,劉禪執政時期,張飛家族也是元老派的領頭羊,張家兩個女兒嫁給劉禪當正妻,就是這種政治認可的體現。
只不過,張飛的后人在政治上肯定不是諸葛亮的對手,除非張飛活著。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表示要:“宮中府中,俱為一體”,如果張飛還在,他有這個膽?
張達、范強一點都不出名,如果不是殺了張飛,誰知道他們是誰?
但他們背叛的后果,在劉備集團中的影響太深遠了,讓劉備集團中的元老派失去了跟荊州派抗衡的可能。
以上是我統計的劉備自參與諸侯爭霸后,遭遇到的幾次內部嚴重的背叛事件。
后果都比較嚴重,如果沒有這些背叛事件,劉備集團會走得更遠。
不過,歷史沒有如果,出現這些背叛事件,本身就是劉備、關羽、張飛在很多事情上考慮不周造成的。
爭霸天下,在大家機會都相等的情況下,誰少犯錯,誰就更有優勢。
何況,劉備本就在機會上,落后于曹操和孫權,又出現了這么多嚴重的背叛事件,其建立的政權最早衰亡也是當然的!
蜀漢缺乏培養人才方法,導致一代不如一代,才是諸葛亮的麟子諸葛瞻,首戰便敗于鄧艾的關鍵原因。
公元227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異常忙碌,剛對孟獲七擒七縱后,便馬不停蹄的屯兵于漢中,早上忙于準備北伐各項事宜,晚上還要創作《出師表》,
一晚他在和魏延趙云商討對策是,一封蜀漢的密信卻諸葛亮眼睛一亮,并且激動不已的抱著魏延和趙云,罕見的白了三大碗酒。
素來謹慎不茍言辭的諸葛亮,為何會如此興奮和激動,原來書信里黃月英告訴諸葛亮,長子諸葛瞻出生了。
此時的諸葛亮已經46歲,現在稱為中年得子,但是在三國則算是晚年得子,諸葛亮有了子嗣傳承,能不開心能不激動嗎?
縱觀三國歷史,蜀漢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蜀漢重要人物劉備和諸葛亮等都是較晚才得麟子,
兩人曾經過繼別人的兒子為繼承人,劉備曾經過繼了劉封,諸葛亮則把諸葛瑾的兒子諸葛喬過繼在膝下。
這到底是巧合還是另外有原因,至今無法說的清楚,但是幸運的是兩人的來都有了親生后代,劉禪和諸葛瞻,諸葛亮對兒子有多痛愛呢?
神機妙算的諸葛亮雖然在三國演義中被描繪的接近了仙人一樣,可是他也是個凡人,
即便是一生謹慎,但是和普通的父親一樣,只要一提到寶貝兒子,諸葛亮高興的合不攏嘴。
公元234年,諸葛亮六出祁山,屯兵于五丈原時,閑來無事就給動吳兄長諸葛瑾寫了信,信中提到兒子諸葛瞻,
諸葛亮可以說非常的驕傲,他對諸葛瑾說:你的子侄諸葛瞻,如今也有七八歲了,長的非常的像我,聰明伶俐又很像他母親,我就是擔心有點太優秀了,將來反而不成器”。
諸葛亮在書信中對諸葛瞻既有一絲得意,也有一絲的憂慮,但在諸葛瑾的看來更多透露了諸葛亮的心思,諸葛瞻比諸葛喬更聰明更適合接替蜀漢的諸葛家族大任葛
同年,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享年46歲,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曾經布下北斗七星陣,希望向天再借12年,
其中原因是為了恢復漢室的千秋功業,還有一個目的則是為了兒子諸葛瞻,因為當時諸葛瞻才8歲左右,
現在也是小學的期間,正需要父親的循循教導之時,任誰也不想這時候離開兒子,但天不從人愿,諸葛亮還是在五丈原病逝。
諸葛瞻幼年喪父,在母親黃月英的教導下長大成材,可能由于他諸葛亮的獨子,為了延續諸葛亮一脈,蜀漢天子劉禪和諸葛亮的弟子姜維,
說什么都不讓他上戰場歷練,生怕出個萬一不好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