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尋找中獲得“吃”的樂趣,是本境界的一大妙處。
吃的第八大境界應該是“獵艷”,所以館子要“奇”。這樣的館子都是比較稀罕的特色店?!靶隆?、“奇”、“特”是主要特征。
吃的第九大境界應該是“約會”,這時吃的已經(jīng)不是“物”,而是“情”。大多的時候,點的多,吃的少。
吃的最后一個境界應該是“獨酌”,在于一個“品”字,吃什么不太重要,關鍵是一個寥落的心情,要么傷感、要么閑適。一個人淺斟低酌,物我兩忘。
寫到最后,不得不提到吃貨這一名詞。(同時,本人也是一個標準的吃貨,哈哈)
吃貨,多指喜歡吃各種美食的人,并對美食有一種獨特的向往、追求,有品位的美食愛好者、美食客、美食家。對美食產(chǎn)生的一種迷戀,看到美食就充滿了力量。
吃貨,在傳統(tǒng)和當下也隨各地歷史文化和方言發(fā)音有著各種解釋。吃貨最早出現(xiàn)在1991年的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中第七集《水淹七軍》戈玲號召大家去吃豐收的蘿卜時采用了“吃貨”一詞。吃貨并不算網(wǎng)絡文化的創(chuàng)造,但受益于網(wǎng)絡時代的傳播和共享。吃貨更多特指對美食的愛好家,高于一般的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