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徐茍三堅定了一個之前模糊的觀點。他認為,屈泉滿腔熱血,將所有精神都放在報國上,哪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吟詩作賦。因此,他所留下的詩詞歌賦,其中必有隱含著的暗線。
只要解開這條暗線,或許就能得到蚩尤契約。
且不說得到全部,只要能得到其中一部分,都足以讓弘毅帝這個狗皇帝日子不好過。
懷著這種心理,徐茍三日以繼夜地研究屈原留下來的文稿。其中,特別鐘愛《招魂》這首,每次讀時,就會感到心中似乎有某種感應。
《招魂》本身就是貫通古今的曠世奇作。文極刻畫,然鬼斧神工,人莫窺其下處。
徐茍三隱隱感覺得到,這其中似乎有另外一種他所沒接觸到過的文字或者內容。
但這只是一種縹緲又抓不住實質的感覺,令他苦惱異常。
有一天夜晚,他反復讀著讀著,不知不覺地就趴在桌上睡了過去。手指就在很無意間,觸摸到了屈泉手稿原稿。
徐茍三一下驚醒過來,屈原手稿被他破解了!
破解之后的那一刻,他淚流滿面,不自覺地跪下,對自己這位先祖畢恭畢敬地磕頭致敬。
他完全被屈泉的高尚人格和聰明才智所折服。楚國面臨亡國之危,一心想要拯救自己的國家的屈泉,盡管一直遭到磨難和非議,仍矢志不渝。
身為三閭大夫,他當然知道蚩尤契約的力量。
盡管他自己手里就有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其中的內容不被破譯的話,就等于廢紙一張。
于是,屈泉一方面致力于制度改革,同時盡其所能地去破譯蚩尤契約。
他知道,要想破譯蚩尤契約,必須先破譯失傳已久的陰符。
屈泉不愧為幾千年難得一見的曠世奇才,竟然憑一己之力,硬生生地將無人能識的陰符文字解讀了出來!
為了讓消息不至于泄露,他在手稿中,將陽文陰符融合在一起,相當于留下了一個譯碼本!
意思就是說,手稿中的《招魂》是相同的文字,同時用陽文和陰符書寫。后人先知道意思,再去摸陰符的比劃,便可找出陰符的規律,解讀起來就容易得多。
屈原一定是也了解到了蚩尤契約需要通過圣女血才能顯現的情況,于是連續寫了《九歌》系列,目的就是通過詩文的流傳,讓圣女聽到召喚,前來解開蚩尤契約。
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圣女并沒有出現。
找不到圣女,便解不開蚩尤契約。解不開蚩尤契約,便拯救不了國家。
但是,不僅找不到圣女,甚至可能連找到圣女的希望都斷絕了。
任何人,到這個地步,都會徹底的失望,然后放棄去做這件根本沒有希望的事情。
但,屈泉不!
他決不放棄,想來想去,最后下了一個重大的決定用自身作為祭品,上下三界去祭祀,打破前代圣女的咒語。
于是寫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義無反顧地投向了汨羅江!
其實有些時候,死是容易的。
但是從某種意義來說,有些死,是懦夫的行為。屈泉不是,也不可能是。
他的死,并不是因為失去了希望而退縮。恰恰相反,是真正的勇士,用生命去做最后的戰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