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緩緩進入冬季,地處華夏大地西北部的秦國對于這場寒冬有著深刻的認識。
不同于春風給人送來的那份溫暖,也不同于夏日之中一縷輕風所帶來的一點清涼,更不同于秋天的微風給天地之間帶來的那一份清爽。
冬日里呼嘯的北風吹在人們的臉上只有一種感覺,疼,鋒利的刀子刮肉一般的疼痛。
冬日里不僅僅有著呼嘯而過的北風,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滴水成冰,深入骨髓的寒冷。
雖然今年秦國的冬天比較以往來說更加寒冷,但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之上的秦人們的心是火熱的。
隨著秋收之后正式宣布開啟變法,秦國這個在華夏西北屹立了數百年的老牌諸侯翻開了一頁新的篇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秦國這個病入膏肓的身軀之上不斷地發生。
關中、隴西、商於……
隨著這些地方原本分散的鄉邑被聚攏而成一個又一個大縣,秦國中央對于這些地方的掌控力不斷地加強。
長度、體積、重量……
伴隨著一個又一個秦國標準的度量衡被治粟內史聯合秦國少府制定出來,隨著這些度量衡被秦國的官府商人不斷接受。
來到國都涇陽的商賈們驚奇地發現,以往他們印象之中那個蠻荒粗獷的秦國正在慢慢從他們眼前消失。
公士、上造、簪裊……
隨著那些為國征戰的士卒們得到了屬于他們的軍爵與土地,他們的眼中滿是激動與驕傲。
鄉人們看著這些士卒的眼神之中更是夾雜著一份羨慕與不服,各自心中盤算著自己是否也能像這些人得到軍爵與土地。
就在這羨慕的眼神之間,一股敢戰善戰、殺敵獲爵的尚武之風正在秦人之間悄然地興起。
這個冬天之中最為忙碌的一群人,就屬那些由秦公嬴連與大良造吳起親自選拔出來派往各地的縣令們了。
一方面他們要處理縣府新建所迎來的一系列繁雜的政務,另一方面他們還要為治下各邑農人制定分田方案。
這兩件是一齊壓在這些年輕的縣令身上,實在讓他們感覺到了有些身心俱疲,甚至都有人生出了辭官的念頭。
不過當他們看到那些分得土地的農人臉上露出那抹樸實無華卻充滿感激笑容之后,他們頓時感覺身上一切的疲乏都消失不見了。
除了這些忙著在田間地頭分田的縣令之外,還有一群人在這個冬季的每時每刻都處在奔波之中。
這群人就是各地縣府之中負責傳遞公文的驛使。
隨著各縣縣府不斷推進秦國新法的實施,一份份匯報具體情況的公文在縣令以及具體屬官的筆下被不斷寫出。
為了將這些公文及時送到秦國都城涇陽,及時送到秦公嬴連以及秦國大良造吳起的手中,這些驛使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踏上路途。
一時之間,秦國各縣前往都城涇陽的路途之上總是能夠聽見那駿馬嘶鳴之聲,也總是能夠看見這些驛使們行色匆匆的臉龐。
“緊急公文,閑人退避?!?
駿馬四蹄邁動之間,一聲帶著幾分嘶啞的高喊在涇陽的主干道之上響起。
對于這幕已經看過無數次的涇陽百姓早就已經習以為常。
只見他們腳下步伐自覺向兩邊一偏,一條可以供快速通行的通道就這么出現在了驛使的眼前。
“哎,我說,這已經是今天的第五個驛使了吧?”身在酒肆二樓,一位作著商賈打扮之人看著眼前這一場景向著身邊同伴招呼道。
“你記錯了吧,這已經是今天第七位了。”聽到這名商賈的問題,他的一個同伴開口說道。
“是嗎?”
聽到同伴的這聲提醒這名做著商賈打扮的顯然有些疑惑,一邊低聲輕語,一邊回憶著今天到底看到了幾位的驛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