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公嬴連說的這句話正是大良造吳起心中所謀劃的。
身為華夏大地之上一東一西兩個國家,齊國都城臨淄與秦國都城涇陽之間的距離不下數(shù)千里。
如此之長的距離再加上如今惡劣的交通條件,一切都謀劃在這種距離之下都會顯得遲鈍落后。
如果身處華夏東邊的齊國漸漸崛起之時,身處關(guān)中平原之上的秦國根本就是鞭長莫及,只能看著這個可能威脅自己的齊國漸漸坐大。
為了防止這種局面的發(fā)生,秦國大良造吳起在心中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趁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將齊國這個未來的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
“啟稟秦公,秦公剛剛所說正是吳起謀劃的對齊之策。”
“如果不在這個千載難逢的時候分裂齊國,那么齊國未來必將成為我秦國大業(yè)路上的絆腳石。”
面對站在自己身旁的秦公嬴連,大良造吳起沒有隱瞞對于齊國崛起的擔憂,也毫不避諱地說出了齊國將會成為秦國大業(yè)路上的絆腳石。
秦國的大業(yè)之路是何路?
在來自兩千六百多年那個時空嬴連多年的灌輸之下,無論是秦國大良造吳起還是廷尉甘龍心中都明白。
身處關(guān)中的秦國的最終目標就是統(tǒng)一,而秦國的大業(yè)之路正是統(tǒng)一之路。
聽完了自己身旁大良造吳起慷慨激昂的陳詞之后,秦公嬴連心中明白吳起說得一點不錯。
在整個戰(zhàn)國時代能夠被秦國稱為對手的只有四位楚國、魏國、趙國、還有就是身處東邊的齊國。
其中楚國的國土雖然是戰(zhàn)國七雄之中最為龐大的,但是這些國土之上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封君。
這個無法使出自己全力的楚國,只不過是秦國統(tǒng)一之路上的一塊個頭大一點,堅硬一點的絆腳石罷了。
魏國、趙國這兩個國家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都是由曾經(jīng)的春秋霸主晉國分裂而來,都因為改革而使得國力大增,強橫一時,都最終被變法之后秦國的國力給拖垮了。
說到底這兩個國家不是晉國,沒有足夠的國力去支持他們與秦國打消耗戰(zhàn)。
四個對手已經(jīng)說完了前三個,最后只剩下了一個齊國。
說實話在第一次翻開這段歷史的時候,最令嬴連惋惜的是齊國,而現(xiàn)在最令秦公嬴連忌憚的同樣是齊國。
身處華夏東部的齊國背靠大海坐擁魚鹽之力,商業(yè)發(fā)達,國家富裕;兵甲齊備,精銳士卒數(shù)量眾多。
身為東帝的齊國實在是秦國統(tǒng)一之路上的無法逾越的障礙。
如果不是蘇秦死間挑動齊湣王滅宋,從而引得名將樂毅率領(lǐng)五國聯(lián)軍攻齊,打斷了齊國的國運與脊梁。
就算是雄才大略的始皇帝嬴政,也不能輕易地滅亡齊國這個與秦國并稱二帝的東部霸主。
現(xiàn)在秦公嬴連知道自己的手中,正有一個機會可以將齊國這個秦國未來的威脅一舉解決。
“嘭。”
秦公嬴連握手成拳重重的砸在了地圖之上的一個點,而那個點正是齊國的都城臨淄。
“秦國大良造吳起何在?”
“臣吳起在。”
“命你全權(quán)負責此次分齊計劃,秦國在山東諸國的一切力量歸你調(diào)用。”
“諾。”
等到大良造吳起身之后,秦公嬴連緩緩走到了他的身前緊緊地握住了他的雙手。
“師兄,拜托了。”
“秦公放心。”
在秦公嬴連深沉目光的注視之下,大良造吳起緩緩走出了政務(wù)廳。
……
魏國東部重鎮(zhèn),大梁。
作為魏國在東部之地最為重要的城池,大梁城在魏國君臣心中的地位幾乎可以與地處河?xùn)|之地的魏國都城安邑相比肩。
甚至于在原來的時空之中七十年后為了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