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都城臨淄被二十萬聯軍攻破了。
這則令人心生驚訝的消息在極短的時間之內便傳遍了齊國全境,隨后它更是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向著天下各國擴散。
在初次聽到這則消息之后,大部分人的第一感覺那就是這一定是一則謠言,甚至會感覺這則謠言是多么地荒謬。
身處華夏東部的齊國那可是天下有數的強國,在齊桓公時更是曾經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天下霸主。
如今雖然晉國以及晉國的繼任者三晉的打壓之下國力有所衰微,但也不是誰都可以招惹的。
還記得齊國都城臨淄城被人包圍還是一百五十年前的晉齊之戰,而且那個時候的晉國國君晉平公也只是率軍包圍了齊國都城臨淄并沒有攻入臨淄城啊。
現在晉國已經分裂為趙、韓、魏三家諸侯的情況之下,身處齊國腹心之地的都城臨淄被人率軍攻破?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甚至這在天下之間明白齊國到底有多強的有識之士眼中,這則消息就是一則徹頭徹尾的笑話。
正當這些有識之士信心滿滿地準備用自己的見識向別人戳破這則謠言之時,越來越多從齊國都城臨淄傳來的消息讓他們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原來這么陌生。
后續傳來的消息之中不僅有齊國都城臨淄被攻破的準確消息,更是夾雜著齊公姜積傳遞給參戰各大諸侯的一份國書。
這份國書的真假無人可以證明,這份國書的具體文字也是無從考證。
但是據一些有心人透露這份國書的具體內容是邀請參戰各大諸侯國的國君以及周天子前往齊國西部重鎮平陸,共商對于此次的戰敗國齊國的處置方案。
這份國書的具體內容一出,立刻引得天下之間議論紛紛。
在得知這份國書的具體內容之后,天下之間的有識之士已經毫不懷疑齊國都城臨淄城被攻破以及齊國戰敗的事實了。
畢竟一個能夠發出邀請各大諸侯前來商議對自己處理方案的國家,就算不是滅國也離滅國不遠了。
現在天下之間的有識之士更加好奇的是,這次諸侯聯軍的主力、原來的晉國的繼任者魏趙韓三家到底會怎樣處理齊國這個他們身后的威脅呢?
是要齊國割地賠款以此來重創齊國的國家實力,還是要齊國這個天下大國分而食之呢?
天下之間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看向平陸,他們關心的是齊國的未來,更是整個天下的未來。
而就在這些天下之間的有識之士關注著齊國以及其他各大諸侯的動向之時,一輛從臨淄出發的馬車卻是已經橫穿了大半個天下來到了秦國的最東端的關隘——函谷關。
……
秦國,函谷關。
站在函谷關的城墻之上向東眺望,秦公嬴連看到了前方那片郁郁蔥蔥的山嶺。
冬去春來,又是一年初春之時,在春風的滋潤之下大地已經從冬季的沉睡之中漸漸復蘇了過來。
山嶺之上的積雪漸漸消融,一顆顆的嫩芽漸漸生長,一朵朵的鮮花漸漸綻放,一片片的綠色更是顯現出那種勃勃生機。
正在秦公嬴連欣賞著函谷關外山嶺之上的美景之時,身后一個熟悉的聲音用著無比嚴肅的語氣向他匯報了一個重要消息。
“啟稟秦公,孟老所乘坐的馬車已經到了函谷關五里處。”
聽到這個消息之后秦公嬴連立刻收起了欣賞美景的心情,轉身對著身后那名稟告之人說道“師兄,傳我命令函谷關城門大開,除了堅守關城的士卒其他人一律前往關前列陣。”
“我們去迎接我們的英雄回家。”
說完這句話之后秦公嬴連便急沖沖的走下了關墻,向著函谷關的東門大踏步的走了過去。
“諾。”
聽到秦公嬴連的命令之后秦國大良造吳起躬身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