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以巴郡的身份并入秦國成為秦國治下的一個郡,而作為交換秦國要將巴君爵位給予巴王巴思這一脈同時保證巴君一脈祭祀不絕。
當這個提議被在巴國朝會之上提出之后出乎巴王巴思意料的是,無論是以巴相巴業為首的巴國文官勢力還是以將軍巴翼為首的巴方都沒有提出反對的意見。
其實,巴國文官勢力之所以沒有表現出自己的反對意見,那全是因為巴王巴思和巴相巴業這兩個絕對的親秦派的影響。
而說到作為巴國守御邊疆的第一道防線的軍隊沒有提出反對意見,那實在是因為在見識秦國比之多次擊敗他們的蜀軍精卒更加如狼似虎的秦軍士卒表現之后,他們實在是生不出與秦軍作戰的念頭。
于是幾乎是在巴國朝野上下一致的通過之下,巴國以一個郡的身份并入秦國的提議徹底變為了現實。
當那份由巴王巴思親筆所書的國書借由蜀君嬴仁的密使的雙手呈遞到秦公嬴連的面前之后,原本準備花二十到三十年的時間逐步通過蠶食來一步步地吞并整個巴國的秦國高層以極快的速度推翻了自己之前的計劃。
在秦公嬴連當機立斷,大良造吳起鼎力支持之下,秦公嬴連開始了自己繼位以來的第二次出巡。
如果說上一次出巡隴西祖地那是秦公嬴連給自己定下的尋根之旅的話,這一次的南巡巴蜀則是秦公嬴連在為數十年乃至數百年后秦國的版圖打下基礎。
除了名義上的巡視秦國收獲的南鄭、蜀郡二郡以外,秦公嬴連和大良造吳起此行就是要給雖然已經下了決定但卻依舊有些惴惴不安的巴王巴思吃下一顆絕對有效的定心丸。
那就是秦公嬴連以及他的后裔所執掌的秦國會善待巴國這個順應局勢的投效者,也會善待未來會成為巴君一脈的巴王后裔。
事情的發展也正如秦公嬴連和大良造吳起所預料的那樣,在看到秦公嬴連親自來與自己會盟之后,那個自知命不久矣只為給自己的后裔留下一個善終的老人最終放下了自己心中最后一絲芥蒂。
公元前390年前同時也是秦公嬴連十八年,秦公嬴連攜大良造吳起與巴王巴思一行人會盟于巴蜀邊境,確定下了巴國以及其上的接近百萬的巴國百姓的命運。
到了此時,已經漸漸掌控住蜀郡、即將入手巴郡的秦國已經奠定了自己在巴蜀之地的絕對話語權,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被重山層層阻隔的巴蜀之地將會成為秦國除了關中之地以外一個穩固的大后方。
在確定了秦國對于巴蜀的絕對統治之后,作為秦國以及嬴氏坐鎮蜀郡的蜀君嬴仁的歷史使命也算是到了終結的時候。
于是在這場秦巴會盟結束之后,已經十年未曾踏足關中故土的蜀君嬴仁在秦公嬴連的命令之下,跟隨回返國都涇陽的護衛車隊一同離開了蜀地,并在行進數月之后回到了這座他無數次魂牽夢縈的涇陽城之中。
這就是為什么蜀君嬴仁會忽然出現在宮中校場的原因,同樣這也是這一對父子懷抱痛哭的來龍去脈。
“好了虔兒,哭夠了快些起來吧。”
看著已經沒有了低泣聲就這么默默依偎在自己臂膀之下的嬴虔,蜀君嬴仁忽然面帶笑意輕聲說道,一邊說還一邊輕輕拍著自己兒子的脊背。
面對蜀君嬴仁的勸說,多年不見父親更沒有機會在父親臂彎里訴說自己心中委屈的嬴虔自然不會就這么出來。
只聽嬴虔帶著幾分少年的撒嬌對著嬴仁說道“不,虔兒想與父親多親近一些,虔兒都已經三年未曾見過父親了,父親也三年沒有抱過虔兒了。”
“好了好了,起來吧。父親這次回來可是有很多機會陪虔兒的。如果虔兒再不出來的話,渠梁可就會笑話你了哦。”看著自己的兒子,嬴仁依舊那般溫和地說道。
不過當躲在嬴仁懷中的嬴虔聽到自己父親提到嬴渠梁的時候,整個人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