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造吳起身前的其中一名轉身沖下城墻,騎上戰馬向著大荔的東北方向急速而行。
當看到這位傳令兵沖出大荔城墻之時,大良造吳起下達了第三道軍令“傳我軍令,藍田大營五萬精卒即刻增援函谷關。”
“告訴函谷關守將百里邑,就說此次韓軍雖然來勢洶洶,但其攻勢必然不能持久。等到韓軍疲敝之時,百里邑可夜襲韓軍大營,或者會有意外收獲。”
“諾。”
聽完大良造吳起軍令,城墻之上又是一聲重諾。然后就見又是一道玄黑色身影沖下了城墻,騎上快馬向著西南方向的藍田大營方向快速奔馳而去。
這三道軍令下達之后,看著那三道玄黑色身影一一消失在天際之后,大良造吳起看向了自己面前剩余的傳令兵。
“傳令城中諸營將士做好開拔準備,等待我的軍令。”
“諾。”
和之前那幾位傳令兵一樣,這些人向著大良造吳起躬身一諾,然后就快速消失在了秦公嬴連和大良造吳起兩人的視野之中。
看著城外那一片開闊無垠的原野,秦公嬴連和大良造吳起對視一眼,兩人的臉上齊齊露出了一絲笑意。
……
河西,風陵渡口,秦軍軍營。
“報……”
一道從營寨之外傳來的悠長稟報聲,打破了這個已經一月不曾經歷戰事的軍營的平靜,也將正在巡營的南線主將全旭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
伸出右手在雙眼之上搭成一個小棚,南線主將全旭仔細打量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映入他眼簾的卻是一匹飛快接近的快馬。
在秦將全旭的全程注視之下,這名傳令兵很快便來到了他的身前。
“吁……”
一道悠長的控馬聲過后,那名傳令兵飛快側身下馬,向著秦將全旭躬身說道“啟稟將軍,奉大良造帥令,南線秦軍留足鄭縣風陵渡一線的守備軍力之后,即刻北上與大良造主力會合。”
“末將全旭謹遵軍令。”聽完這道由傳令兵傳達的軍令之后,秦國南線主將全旭沉聲回道。
等到派人將這名傳令兵請去休息之后,秦國南線主將全旭的臉上卻是出現了一道燦爛的笑容。
在這沒有戰事的一個月之中,他全旭不止一次的派人向大荔城的秦公嬴連與大良造吳起送出自己的求戰書,但是每每都是猶如石沉大海一般。
如今,大良造吳起終于命令自己率部北上,與中線的大良造吳起所率領的秦軍主力會合。
身為南線主將的全旭心中很清楚,大良造吳起這一道軍令蘊藏的意思只有一個。
那就是——決戰。
……
河西、龍門渡口,秦軍軍營。
在秦軍南線主將全旭收到來自大良造吳起的軍令的同時,身為秦軍北線主帥的白興也已經見過了那位來自大荔的傳令兵。
坐在自己的主帳之中,回想著傳令兵所轉達的大良造吳起的命令,秦將白興的面容之上卻是出現了一絲凝重。
白興心中也清楚此次大良造下達的便是決戰的軍令,不過他不明白為什么吳起不下令讓他麾下的騎兵軍團與主力會合?
少梁臨晉一線幾乎全是平原地形,正好是他麾下騎兵縱橫馳騁的絕佳戰場。
如果秦魏兩軍展開大戰之時,有他麾下的騎兵趁勢強襲,那么必然會導致魏國河西軍陣腳打亂甚至最終失去勝利。
不過縱使秦將白興心中有百般計較,但是面臨大良造吳起所下達的軍令,他還是不敢有半分的違抗的。
“來人。”
隨著主帳之內白興的這一道軍令,今日于帳外執勤的秦國二五百主章蟜快速進入帳內躬身說道“拜見將軍。”
再次回憶起大良造吳起的那一道軍令,白興的雙眼之中忽然露出了一道十分危險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