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大良造吳起提到老將軍百里都,秦公嬴連在驚訝之余也不禁為這位從軍數十年老將軍的拳拳報國之心而感到敬佩。
自從那年以副將身份率領大軍出蕭關攻伐義渠以后,這位秦國老將便因為年紀的增大而漸漸退出了秦國的對外戰爭活動。
數年之前,這位老將軍更是以自己年事已高為理由向秦公嬴連辭去了衛尉的官職,返回家鄉關中腹地郿縣養老去了。
雖然如今已經是古稀之年,但是平日里經常習練武藝的老將軍百里都依舊精神矍鑠。
秦公嬴連聽說這位從軍數十年的老將軍,在返回郿縣度過了一段悠閑時光之后,又有些閑不住了。
身為百里一族族長,又是孟西白三族之中曾經做到九卿高位的人,老將軍百里都在整個郿縣的聲望可以說是無人能比。
在他一聲令下,整個郿縣的年輕后生在農閑之時都被聚集了起來,由孟西白三族之中曾經經歷戰陣的老人教習陣戰之術。
至于為什么要這么做,按老將軍百里都的話說就是“他們孟西白三族世代將門,后世子孫就算不能出將入相,也要有能力護衛家國。”
當從來自郿縣的宮中郎衛口中親耳聽到這番話語之時,秦公嬴連感覺自己心中仿佛有一股暖流在流動。
如今又聽到韓軍威逼函谷關之時,這位已經在家享受天倫之樂的老將軍更是重新披上甲胄親自趕赴戰爭前線,秦公嬴連又怎么能不為秦國有這樣的將軍感到自豪呢?
微微平復一下心中情緒,秦公嬴連看向對面大良造吳起的眼神忽然變得無比嚴肅,“告訴前線將士,務必保證老將軍的安全?!?
“秦公放心,函谷關方向我軍憑借堅固關隘與險要地形進行防守,老將軍的安全應該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老將軍曾經鎮守函谷關多年,對于其周圍的山川地理應該早已了然于胸。有老將軍坐鎮,函谷關方向便可高枕無憂了?!?
聽完對面大良造吳起的分析,秦公嬴連雖然仍然還有幾分擔憂,但是臉上卻是漸漸恢復了平靜。
將視線轉向函谷關所在的西南方向,秦公嬴連喃喃自語道“老將軍,函谷關方向就拜托您了?!?
就在身處安邑城外軍營之中的大良造吳起和秦公嬴連在議論著函谷關戰事的時候,函谷關外卻是正在經歷著一場堪稱慘烈的廝殺。
在損失了不知道多少條士卒的性命之后,韓軍終于是將攻城的云梯架上了函谷關的關墻之上。
見到如同一個又一個巨浪一般擊打著函谷關關墻的綠色韓軍,身處函谷關關墻之上秦軍將士們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阻擋著關外韓軍的猛烈進攻。
一顆落石被秦軍士卒從函谷關的女墻之上砸下,將下方云梯之上正在賣力向上爬的一名韓軍士卒砸了下去,連帶著在他身后的一連串的韓軍士卒全都從云梯之上摔了下去。
在那一聲又一聲凄厲的喊叫聲之中,是至少十數名韓軍士卒丟掉了他們性命,也代表著函谷關城下那已經遍地尸體的土地之上再添了幾條亡魂。
這不過是這場圍繞著函谷關的激烈爭奪戰的一個縮影罷了,而想要拿下眼前這座秦國自春秋之時就已經在修筑的雄關,也不知道韓軍究竟要耗費多少條人命。
除了函谷關關墻之上秦軍士卒仿佛不知疲倦的頑強防守,依靠著函谷關而始終占據著這場戰爭上風的秦軍一方自然不可能被動挨打。
“公輸車,放……”
“床弩,放……”
伴隨這一條來自各自將領的軍令,分布在函谷關關城之內的公輸車還有床弩部隊開始進行屬于他們的獨特發言。
當一顆顆巨石劃破優美的弧線,當一顆顆火彈燃燒著熊熊烈火,當一枝枝弩箭閃耀出屬于他們的鋒芒,關墻之外正在向著函谷關方向沖來的大片韓軍士卒仿佛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