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關中,涇陽。
“秦公到。”
伴隨著秦國禮官一道洪亮的報號聲,身著一身玄色諸侯服袍的秦公嬴連緩緩踏入了這座已經將近一年未曾進入的議事堂之中。
也就是在秦公嬴連踏入這座大殿的時候,身穿著一身黑色服袍、早已等候在此的眾多秦國朝臣的目光不自覺地看向了他。
于是在殿中朝臣的齊齊注視之下,秦公嬴連大踏步地穿過了中間的過道,踏上了通往前方主座的階梯。
走到一半的時候,秦公嬴連緩緩轉過身來,帶著幾分笑意的視線在面前這些秦國朝臣的臉上一一劃過。
這才發現每位朝臣的面容之上,都不約而同地浮現著幾分燦爛的笑容。
見到對面的秦公嬴連打量著他們,分別站在兩列隊伍最前方的秦國大良造吳起和御史大夫甘龍互相對視一眼,兩人臉上的笑容越發燦爛了。
“臣大良造吳起,拜見秦公。”
“臣御史大夫甘龍,拜見秦公。”
“臣等拜見秦公。”
……
在大良造吳起和御史大夫甘龍的率領之下,大殿之中的秦國朝臣向著前方的秦公嬴連深施一禮。
“諸位平身,各自入座吧。”
“多謝秦公。”
等著殿中群臣各自落座之后,秦公嬴連微笑著對他們說道“諸位,嬴連有一個好消息與各位分享。”
說到這里秦公嬴連的話語就是一頓,腦海之中不禁浮現出了今日清晨從函谷關方向送回的一份消息。
經過了數月各項繁雜的交接之后,秦公嬴連和魏侯魏擊在雙方將士們的見證之下所訂立的和約總算是基本履行完畢了。
至此,秦國的版圖之上除了此前從魏國收復的河西之地還有從韓國所奪取的宜陽重鎮之外,再度添上了河水西岸上郡之地的十五座城邑還有函谷關附近的陜縣、上洛兩地。
想到這里秦公嬴連微微平復了一下心中激動之情,對著面前的秦國朝臣大聲宣布道“此次與魏、韓兩國的戰爭,我秦國不僅收復了七百里的河西故土,更是拿下了魏國的上郡、陜縣、上洛,韓國的重鎮宜陽。”
“此戰,我秦軍大勝;此戰,我秦國大勝。”
當秦公嬴連喊出這一句的時候,殿中諸位秦國朝臣在大良造吳起和御史大夫甘龍的率領之下站起身來,向著面前的秦公嬴連躬身一拜。
“臣等為秦公賀,臣等為秦國賀。”
殿中秦國群臣的吶喊聲匯聚成了一股巨大的聲勢,整個涇陽宮乃至整個秦都涇陽仿佛都能夠聽見他們的這一聲吶喊。
等到這聲吶喊漸漸退去,秦國朝臣再次落座之后,秦公嬴連的視線再度掃過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此次秦國能夠取得如此大勝,靠的是前線將士用命,靠的是后方主官盡責,更靠的是我秦國上下一心。”
當說到這里的時候秦公嬴連的目光隨即看向了坐在自己前方的大良造吳起,“大良造吳起何在?”
“臣在。”
聽到秦公嬴連的召喚,大良造吳起迅速從坐席站起身來,幾步之間便已經來到了秦公嬴連的身前。
看著這位原時空之中的兵家亞圣,看著這位跟隨了自己三十年的摯友,秦公嬴連的臉上緩緩露出了一份笑容。
等到笑容散去,秦公嬴連的神情忽然又變得無比鄭重。
“大良造吳起,率領我秦國數十萬銳士東渡洛水,擊敗魏國二十余萬河西軍,收復河西失地。更是率領十萬大軍東渡河水,包圍魏國都城安邑,大漲我秦國國威,實在是厥功甚偉。”
“如此大勝,非封君不能酬謝其功……”
說到這里秦公嬴連的話語就是一頓,看著大良造吳起無比鄭重地宣布道“封吳起為武安君,改陰晉之名為武安,作為武安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