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聲吶喊出這一道命令的同時,身著墨色甲胄一馬當先的秦將白興左手舉弓、右手拾箭,目光迅速鎖定了前方數百步外一名趙國騎兵身下的戰馬。
千年之后的詩圣杜甫曾有詩云:“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身為一名已經統領秦軍騎兵縱橫沙場十數載的戰場宿將,秦將白興自然十分清楚什么才是騎兵的軟肋。
全身氣力灌注在右臂之上緩緩拉開手中的強弓弓弦的同時,秦將白興的目光已經和視野之中那支箭矢鋒利的箭簇一起投射在了迎面沖來的那匹戰馬之上。
感受著身下健碩戰馬的高速運動,感受著雙方之間的距離在一寸一寸地被拉進,秦將白興目光之中的含義卻是越發的濃烈了。
最終,在沙場縱橫十余年所練就的戰場本能的驅使之下,秦將白興迅速松開了緊緊捏住的墨色羽箭的右手。
伴隨著被拉滿的弓弦迅速回復原來的狀態而帶起的一陣震動聲,在陽光照耀之下閃爍著寒光的墨色羽箭從滾滾向前的秦軍騎兵方陣之中飛了出去。
原本在看到秦軍方陣之中所射出的羽箭之時,奔馳于趙軍方陣最前方的那名趙軍騎兵還有些不以為然。
實在是此刻雙方之間的距離還太過遙遠,他料想秦軍所射出的這支箭不過是想向自己身后的趙軍方陣顯耀秦軍的戰意,根本不可能射中明顯超出對方射程的自己。
不過這名趙軍士卒明顯是低估了秦軍所配備的軍器質量,也實在高估了自己對于危險的預判能力。
直到那支充滿殺戮氣息的墨色羽箭在他的視野之中變得越來越清晰,直到那支充滿殺戮的氣息的墨色羽箭在已經離他越來越近的時候,他才終于意識到事情可能并不會朝他預想之中的那樣發展。
直到這個時候他的心中這才開始慌亂,他努力地撥動著身下戰馬以希望躲避掉這次危局,可惜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在飛躍了秦軍與趙軍之間足有數百步的距離之后,由秦將白興所射出的這支墨色羽箭最終還是射到了它原本應該的落點之上。
伴隨著閃耀著寒光的鋒利箭矢射入這名騎兵身下戰馬脆弱的軀體之上,感受到箭矢刺入軀體那般致命疼痛的戰馬先是發出了一陣陣的悲鳴,然后就是一陣因為極度痛苦而盲目的動作。
雖然經過了無數次訓練所獲得的本能讓這匹戰馬努力保持著平靜,但是利箭入體的劇烈疼痛還是讓它根本無法進行正常的沖鋒。
感受到身下戰馬那種痛苦的趙軍騎兵努力緊握著手中的韁繩,希望可以控制住此刻已經瀕臨失控的戰馬,但是一切都已經太晚太晚了。
伴隨著又一聲夾雜著痛苦的嘶鳴聲,這匹戰馬最終還是達到了崩潰的地步,而它身上的那名趙軍騎兵也伴隨著身下的戰馬一起重重摔倒在了地面之上。
來不及制止身上因為摔倒在地而產生的疼痛,來不及去安撫身旁那一匹陪伴了自己不知道多少載的戰馬,這名趙軍騎兵忍著疼痛努力在堅持著站立起來。
曾經親眼見識過因為馬失前蹄從而導致騎兵死亡的這名騎兵清楚地知道,若是自己此刻還待在原地而不盡早離開的話,自己恐怕就會永遠躺倒在這片戰場之上。
之后的事情發展也正如這名趙軍騎兵士卒所預想的那樣,還沒等他從地上爬起來,身后那已經滾滾而過的趙軍方陣迅速從他身上踐踏了過去。
因為這一切都發生在一瞬間的時間里,跟隨在其身后的數位趙軍騎兵根本來不及躲閃這一人一馬,從而引發了其后一名又一名趙軍騎兵紛紛從馬上摔了下來。
對于自己剛剛射出的那一支墨色羽箭給對面滾滾而來趙軍騎兵方陣所帶去的混亂,作為對面數萬騎兵統帥的秦將白興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只見在將那一支墨色羽箭射出之后,秦將白興猛然舉起手中強弓,向著身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