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之恩,也感謝趙侯……”
“慢!”
沒等一旁無比激動的衛公將話說完,趙侯趙種突然伸出手攔住了他。在他疑惑不解的眼神注視之下,趙侯趙種的視線突然看向了一旁的秦公嬴連。
“衛國之地,我趙國之后自然會還,只是趙種還有一件半是國事半是私事的事情想請秦公幫一個忙。”
話音落下之際,趙侯趙種忽然伸出了手指指向了眾位諸侯中間的那一幅地圖,而他手指最終落在的地方分明是被中山國阻擋了主要通路的代郡。
將視線緩緩從眼前這幅地圖之上收了回來,面對秦公嬴連臉上有些不解的神情,就聽趙侯趙種沉聲說道:“先君薨逝之前曾經留下一封帛書,其上面對于我趙國未來之事做了一些規劃,今日趙種要說的這件事正是我趙國先君的遺命。”
聽到趙侯趙種提到趙國先君的遺命,再聯想到剛剛他所指的代郡之地,秦公嬴連原本有些疑惑不解的內心之中頓時生出了一絲明悟。
若是他沒有記錯的話,未來那位可以說是趙國最為雄圖大略的趙武靈王也曾萌發過一個設想,那便是將趙國的國土一分為二。
將北方原本就與趙國本土離心離德并時常發生叛亂的代郡之地從趙國之中分裂出來,形成了一個獨立于趙國之外又受趙王所控制的代國,至于趙國本土則繼續由趙王所掌控。
此舉不僅能夠消除北境代地的叛亂對于趙國本土的影響,更是能夠讓趙氏一族更好地掌控代郡。
后世在閱讀這段記載之時,嬴連還以為這只是趙武靈王突然萌發的一個設想,沒有想到這個設想竟然在趙武靈王出生的數十年前便已經產生了。
接下來事情的發展也并沒有出乎秦公嬴連的預料,趙侯趙種果然提出了要將趙國一分為二,將北方的代郡劃給他的弟弟趙勝作為封地。
對于趙侯趙種提出的趙國兩分之事,秦公嬴連并沒有思考多長時間,便就果斷答應了趙侯趙種的請求。
其實原本秦公嬴連就準備了一份對于趙國的分裂方案,但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趙敬侯趙章竟然會選擇在臨死之前便就主動將自己治下的趙國分給兩個兒子。
或許他是想避免自己死后,趙國再現他繼位之初那般公子爭奪國君之位的局面;又或者他是想自己趙氏能夠更好地控制代郡吧。
不過無論是因為什么,趙章的這種選擇都可以說是幫了秦國的一個大忙,讓秦公嬴連不用親自動手便可以削弱趙國這個未來會對秦國的統一產生威脅的國家。
面對趙侯趙種的這一番請求,看出其中對于秦國好處的秦公嬴連自然是欣然應允,甚至他還表示秦國會永遠支持趙氏一般繼承代君之位。
令秦公嬴連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一句承諾一直被歷代秦君貫徹了下去,甚至百余年之后秦國一統天下之后,趙氏一脈也因為他的這一句承諾而獲封了秦朝的代君高位。
當然這都是后話了,讓我們重新將視線拉回到此刻曲沃城外的這座會盟營地之中。
在解決完了趙國與中山國、衛國兩國的土地爭端之后,中原戰場之上沒有理清頭緒的就只剩下了韓國與地處他東方的鄭國了。
因為有秦國這個可以稱之為天下霸主的國家的暗中支持,再加上此刻鄭國的數萬大軍還威脅著韓國的國都陽翟,所以并沒有花費多少精力韓侯韓世便答應了鄭公提出的條件。
最終韓國與鄭國達成了停戰和約,此次盟會過后鄭國數萬大軍將會撤兵回國,而韓國也將會把此前從鄭國處奪取的土地一并還給鄭國。
魏國,趙國與中山國、衛國,韓國與鄭國,這三個作為戰敗者的處置已經了結,中原戰場戰事也算是徹底落下了帷幕。
接下來,大帳之中眾位諸侯的目光開始放在了此次大戰的另外一個戰場,東南戰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