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相對于此次大戰的主戰場中原戰場來說,東南戰場無論是在兵力的總規模,還是從戰局的復雜程度上都是遠遠不如的。
用一句話來概括東南戰場的局勢,那便是楚國、吳國、陳國這屬于秦國一方的三國對決越國這個加入三晉一方的東南霸主。
而在楚國、吳國、陳國三方在各自戰場紛紛奪取勝利,越國面對這三方節節敗退的戰局之下,東南之地的領土爭端相比中原之地也是十分容易解決。
一番唇槍舌劍之后,楚、吳、陳、越四國最終在秦國這個盟主隱隱向著一邊的調解之下,達成了一份讓其中三國滿意而越國不滿意也不得不接受的和約。
四方訂立的和約內容如下:
其一,吳國重新復國,其領土除了原本江水以南的吳國故地之外,還囊括了江水以北的部分土地。
其二,越國原本的國土瑯琊之地歸屬陳國,此外越國還需要將淮泗之地的大部分地區交到陳國手中。
其三,楚國在此次戰爭之中從越國手中奪取的越國土地,將會被割讓給楚國,成為楚國領土的一部分。
其四,越國退回越國原本的國土范圍,十年之內四國之間不再發生戰爭。
特別要注意的是這個第四條,在四國達成這一和約之后也曾有其余諸侯想要將這條擴大到天下,但是得到的響應卻是寥寥無幾。
最終,在秦公嬴連這個會盟盟主出面之下,參與此次諸侯盟會的一干諸侯們才最終答應將這個停戰時間改到五年。
這也就意味著至少在五年之內,天下之間將沒有大規模戰役,天下之間的百姓可以享受這一段休養生息的美好時光。
至于五年之后這個天下是戰?還是和?
那就要看在場這些足以攪動天下風云的諸侯們的心中是怎么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