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數年乃至數十年的短暫安定,另外一邊是危險之下可能潛伏著的機遇。
決定陳國命運的十字路口已經在陳侯田因齊面前出現,現在就看他如何去踏出這一步了。
沉吟許久之后,陳侯田因齊腳下步伐輕輕一動,讓自己的視線轉向了南方,轉向了那個曾經和自己并肩作戰的吳國。
“昔年,虞公不聽宮之奇的勸諫,其治下雖有賢臣卻難以改變國家覆滅的命運;”
“今日,因齊不愿重蹈虞公的覆轍,我陳國也不愿意用未來的屈辱去換著短暫的安定。”
陳侯田因齊的這一句話說出之后,不僅他自己明白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且大夫鄒忌也知道了自己這位君主的選擇。
與此同時,陳國的命運也在這位掌舵者的引領之下,走向了一條不同于以往的道路。
“君上是要拒絕楚國的建議,幫助吳國抵抗楚國?”
“是又如何?”
面對大夫鄒忌的詢問,陳侯田因齊脫去了剛剛的陰郁之氣,滿含自信神情地說出了自己心中的豪邁之語。
“兩百年前,吳國能夠靠著數萬步卒大敗數十萬楚軍,甚至攻入了楚國郢都。”
“兩百年后的今天,吳國同樣是那個吳國,加上又有我陳國作為后援。憑借我陳楚兩國的合力,擊敗楚國也并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先生以為呢?”
大夫鄒忌聽到陳侯田因齊這一番話語,雖然心中明白如今的形勢早已與當年不同,但還是仍然被陳侯田因齊的話語所感染了。
“君上所言極是,昔年柏舉之戰出身我陳氏的孫子能以三萬吳軍擊敗數十萬楚軍,如今我陳國與吳國再次聯手,未必不能阻擋楚國勢力的北上。”
“既然如此,那就讓我們和楚國放開手腳、擺開陣勢廝殺一番,看看到底誰才能更勝一籌?”陳侯田因齊右手緊握、眼中更是放射出無限自信光芒地說完這句話。
陳侯田因齊的視線轉向了一旁的大夫鄒忌,臉上的神情也由自信恢復成了平靜。
之后大夫鄒忌耳畔忽然響起了陳侯田因齊的命令聲,“還請先生替因齊往使館一行,告訴楚國使者,我陳國絕不會放棄自己的盟友。”
“諾。”
……
吳國都城吳城之中那座略顯簡陋的吳國宮室之中,吳侯項昊神情無比凝重地看著自己面前所站立的這位陳侯特使。
數日之前,在陳侯田因齊下定決心幫助吳國并派出大夫鄒忌為使者告知楚使陳國決定的同時,一名陳國使者攜帶著陳侯田因齊的國書踏上了前往了吳國的路程。
靠著昔年吳王夫差所修筑而成連通江水、淮水兩大水系的邗溝,陳國使者用了很短的時間便抵達了吳國都城吳城。
站在吳國都城這顯得有些簡陋的大殿之中,望著面前的吳侯項昊,陳國使者眉宇之間浮現出了一絲焦急。
“吳侯,情勢我家君上的國書之上已經寫明,剛剛外臣也已經向您稟報過了。”
“外臣以為吳國上下應當提早做好準備,以防楚國隨時可能到來的攻勢。”
吳侯項昊緊緊握住手中這份由陳侯田因齊親筆書寫的國書,默默聽完了陳國使者給予自己的建議。
“陳侯與使者的好意,昊心中不勝感激。來人啊,送使者下去,一定用我吳國最為隆重的禮儀,好好招待這位遠道而來的貴客。”
“諾。”
眼見吳侯項昊如此盛情,陳國使者頓時覺得這趟辛苦并沒有白費,不過他卻并沒有接受吳侯這份好意的打算。
比出手勢示意靠近自己的吳國內侍退下之后,陳國使者向著面前的武侯項昊躬身一拜,“吳侯好意外臣心領了,但是我家君上還在即墨等外臣的回音,恐怕沒有時間去享受吳國的款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