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佩劍,然后將劍刃一下子插入了那代表左徒景明所部的標記之上。
“啟稟將軍,依公孫衍看來,我軍下一步的目標應該是前來增援的左徒景明所部。”
“左徒景明所部有十余萬人,屈丐所部卻不足十萬人,你竟然會選擇兵力更為雄厚的那個。”
聽到副將公孫衍的話語,大良造孫伯靈先是從兵力之上簡單分析了這兩支楚軍,然后臉上輕輕帶上了幾分笑容。
“說說你的理由。”
“諾。”
躬身一諾之后,副將公孫衍開始依托著身前沙盤,開始為大良造孫伯靈訴說起了自己選擇左徒景明部的理由。
副將公孫衍之所以會選擇左徒景明部,主要是因為三個原因。
其一,雖然從表面上看左徒景明率領的楚軍比將軍屈丐麾下的楚軍多,但是屈丐所部如今正依托丹陽城堅固的城防進行固守,而左徒景明所部只能依靠著自己所修筑的營寨進行防御。
考慮到攻城戰雙方有可能出現的戰損情況,其實選擇先打左徒景明所部才是更為理智的。
其二,雖然屈丐所部初戰敗于秦軍之手,但是那只不過是楚軍對于秦軍戰力的一個試探罷了,其士氣確實略有影響但卻沒有達到渙散的地步。
反觀左徒景明所率領的十五萬大軍,經過了三日的高強度行軍已然是疲憊不堪,又被秦軍騎兵主將司馬錯聚集全部兵力來了一個突襲。
連番受挫之下,這支大軍的士氣已然是達到了一個低點,這也就是那些楚軍將領建議左徒景明就地修筑營寨、防御秦軍的原因。
此刻若是能夠出動大軍再對這支遠來援軍展開突襲的話,那么勢必造成其士氣的徹底崩潰。
其三,楚軍屈丐所部所駐扎的丹陽城乃是戰略要地,其勢必不會輕易放棄;就算秦軍攻打左徒景明所部,丹陽城中也不可能派出全部的兵力前去增援。
反之秦軍若是攻打丹陽堅城,原本準備依托營寨的楚軍左徒景明所部必然傾巢出動,秦軍極有可能遭遇兩面夾擊。
綜合以上這三點之后,副將公孫衍指著自己剛剛插上了那柄長劍,堅定說道:“啟稟將軍,公孫衍以為此時此刻,我軍的首要任務應當是擊潰左徒景明所部。之后就算調轉頭來重圍丹陽城,也不會對于戰局產生多大的影響。”
聽完了公孫衍的這一番分析之后,大良造孫伯靈看著自己面前的那柄長劍,緩緩點了點頭同意了他的意見。
“說說你具體想怎么打?”
聽到身旁的大良造孫伯靈問出這一番話語,公孫衍的臉上一抹興奮之色一閃而逝。
很顯然身為秦軍主將的大良造孫伯靈已然同意了他的計劃,現在就看他如何去打這樣一場戰爭了。
在副將公孫衍的計劃之中,整個二十一萬的聯軍士卒將會被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由三萬魏軍和三萬韓軍所組成的打援部隊,他們這支部隊的職責就是防止丹陽城方向的楚軍向左徒景明所部派出援軍。
第二個部分,由三萬秦軍騎兵組成,他們將會被作為整個攻勢的矛頭,以無可匹敵的姿態鑿穿左徒景明所部的防御。
第三個部分,由剩下的十二萬秦軍所組成,他們的任務便是在騎兵鑿穿左徒景明的防線之后迅速跟進,爭取徹底殲滅這支來援的楚國大軍并將戰場的主動權完全控制在秦軍手中。
聽完了副將公孫衍這一系列的規劃之后,站在一旁的大良造孫伯靈先是點了點頭,然后緩緩搖了搖頭。
最后,大良造孫伯靈面色平靜地向著副將公孫衍拋出了一個問題,“若是丹陽城中的楚軍孤注一擲,決心以全軍之力增援左徒景明所部,你認為區區六萬韓魏聯軍擋得住這近十萬楚軍嗎?”
聽到大良造孫伯靈問出這句話,副將公孫衍一時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