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喪鐘
對戰爭影響最大的是什么?
對于那些戰斗意志頑強、戰術安排妥當、善于以弱勝強的隊伍來說,是人。
但對于絕大多數正面戰場兵力相當的碰撞而言,勝負往往取決于技術。
在大多數時候,一點小小的裝備進步也足以造成短時間的代差,比如無線電在坦克上的大規模使用,便是德軍的機械化部隊得以在二戰初期橫掃歐洲大陸的原因。
對于已經依靠先進的裝備取得斐然戰果的軸心國而言,想要令他們做出不那么明智的激進策略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添一把小小的火就夠了。
納爾遜的選擇其實很簡單,他把目光早早投向了德軍在占領區內瘋狂搭建的設施上——無線電中繼臺。
試問,當一臺小巧的、只需要通信兵背著就可以自由活動的無線電收發設備在遠隔百里之外的情況下也可以達到十公里內實時通訊的性能時,一個二戰時期的隊伍會憑借這項技術制定多么激進的戰略呢?當軍隊的高層坐在德國的指揮中心內便可以即時地了解到任何一支隊伍的情況時,他們又有什么理由不把戰線向外延伸呢?在部隊可以迅速調遣,情報優勢形成代差的時候,他們又怎么會沒有一打多的自信呢?
對于當下麻瓜的技術而言,在不鋪設電話線或者中繼臺的情況下進行這種超遠距離的通話或許是一件稱得上天方夜譚的事情,但倘若有了魔法的幫助,這種事情也只是手到擒來罷了。
德意志的軍官們得意于帝國克拉科夫研究所提供的這種超遠距離無線電通話技術,他們不會去思考站在科學的角度這種技術能否實現,他們不懂科學,只需要懂得怎樣將這項偉大的成果和自己畢生所學的戰爭藝術相結合,以怎樣天降神兵的方式去屠戮那些宛若瞎子的對手。
納爾遜并沒有做一個戰爭販子,他并沒有嘗試給紐蒙迦德盟友的軍隊配備什么煉金子彈、魔法航母之類超現實的武器,他甚至沒有讓魔法直接參與進這次技術的革新之中,設備仍舊是德軍研究出的那些設備,技術也是那些技術,在建設“中樞”的過程中,納爾遜利用巫師的施工隊和魔法的高效,將適合德軍波段的中繼設備鋪滿了歐洲,在魔法的簡化與煉金人偶的維持下,這些麻瓜們看不到的設施能夠支持德軍將實時通訊的范圍擴展至整個歐洲。
而僅僅是這樣一項“小小的突破”,便讓整支部隊變得目中無人起來。帝國的裝甲部隊勝券在握地開拔,面對數倍于自己的敵人,他們也能做到在每一處短兵相接的戰場中形成以多打少的局勢。
而只能依靠電報交流的盟軍難以理解對手那神鬼莫測的機動性,他們甚至懷疑,德軍的坦克會生孩子,像豬和狗一樣,一生生一窩,長得又很快。
和納爾遜預想的一樣,德軍的高層清晰地認識到,技術上的差距敵人可能也會很快突破,于是他們決心暫時不管背后那個龐大的紅色帝國,反而在西線投入絕大多數的兵力,誘敵深入,再憑借信息的優勢一舉解決這些敵人。
進行反包圍的軍艦也憑借著先遣部隊精確的情報支持,早早地在盟軍尚未察覺的時候切斷了他們海上的退路。
一場屠殺即將開始。
他們成功地將大量兵力調往了西線,成功地誘敵深入,在進行最后一步時,那些前線指揮官手里的光熄滅了。
原本還能偷空和家人聊天的軍官們驚恐地發現,通訊兵背后的行囊里仿佛只剩下了一堆破銅爛鐵,他們手中的聽筒里只能傳來一陣令人絕望的雜音。
而那枚代表著正在接收信號的小紅點似乎永遠都不會再亮起來了。
他們瘋狂地命令通訊兵調整波段,可從聽筒中傳來的那些盟軍的無線電節目卻將他們心中的希望一點點抹去。
比在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