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就是唯一的正義?!?
“所以,錢,便是唯一的財富。”
“知識,道德,仁義,一切的一切當不能轉化為錢的時候,它就失去了本身的價值,歸根結底,是社會的問題?!?
“但現在,我廢除了貨幣,強行將社會去資本化?!?
“在如今的規則下,你還覺得知識和道德不是一種財富嗎?”
人與人之間的不同,真的要通過身外物來評判嗎?積極性所體現的東西,真的就全部表現于資源的追求嗎?
當我們理所當然這么認為的時候,其實就該反思了。
該反思。
我們到底是人,還是資本的奴隸。
人秉天地而生,為往文明之宗,尚且天地要由我來定,結果人的一切價值卻由金錢來衡量,那未免也太可笑了一些。
物極必反。
沒有他任俠,沒有周瑞,當這個異化的社會走偏到一個閾值的時候,爆發出來的東西,將是過往歷史上任何一次洗牌所不具備的。
那會是文明的毀滅,而不是一場戰亂后的重新洗牌。
在此之后,或許是漫長歲月的重新發展,又會有新的文明誕生,或許再也不會誕生,但毫無疑問,這種毀滅的爆發,是文明內生矛盾到極致的反饋。
是圣王宇宙理論的必然。
與圣王宇宙理論相比,黑暗森林宇宙就將事物考慮得太簡單了一些,直接忽略了文明的內生矛盾,認為科技發展,文明就會自動發展,而各文明之間因為文明的差距,就仿佛如同黑暗森林一般,各自獵殺著,甚至沒有考慮到文明的發展不是線性的,而是代謝的……
我們不需要說宇宙那么寬廣。
我們僅看過去的歷史,看地球上發生的那些事情。
首先。
文明是線性的嗎?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是線性的,那華夏文明的輝煌永世也不可能被取代,不可能被壓制。
日耳曼蠻子與天爭命,從蠻夷的蠻夷到橫霸天下五百年。
這是無法用線性發展來解釋的事情。
文明的發展,應該是代謝的。
有生長,有衰老,又有生長……
華夏文明的輝煌在發展到明朝時期已經到達了巔峰,但沒有解決內生矛盾的華夏文明進入了衰亡期,而這個時候,日耳曼蠻子崛起了。
新生的文明吞噬了殘尸,獲得了野蠻生長的營養。
他們骨子里對殺戮和掠奪的執著,讓他們如同野獸一般闖出了條生路,讓文明別開生面的,看到了全力修“命”帶來的成功,看到了文明中“命”的重要性。
也借于此。
華夏文明重新被喚醒,留在我們骨子里的“性”,數萬年文明輝煌打下的底子,讓我們看到了文明的出路,真正認識到了歷史周期律,并且有了應對的方法。
我們為什么說太祖是與始皇帝并列之人?
甚至認為是三代以后,古今第一人?
因為他看到了歷史周期律,成為了第一個跳出固有視界,正眼看待文明,并重塑文明,為文明未來指路之人。
他的眼界之高,始皇亦差半疇。
縱觀文明史,能夠與之比肩的,上至大禹,再至黃帝,再至伏羲,再至夸父,再至燧皇。
人類文明的發展,或許有進有退。
但歷史至今,沒有一年是多余的,整個文明史,就是一部再深刻無比的教科書,前人前事,已經將道理說盡。
我們見過輝煌,也見過慘痛。
所以更該深刻的明白,文明有興衰代謝,也更該明白,文明與人一樣,是有壽命的,如果不修行,是絕無長生可得。
更該明白,曾經的路,走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