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于天下,但,他們不會去做,不代表其他人不去做。
姬長生打了個哈欠,在黑板上又弄出幾個字。
說道:“我們不會去殺周瑞,但有人比我們更想要周瑞死。”
是的,如今這個局面對于他們來說是死局,但也有好處,那就是周瑞在世人的推舉下成為第一人,民意民心如潮水。
幾乎沒有其他勢力可以相抗衡。
但神王顯然不是那種可以曲居人下的人,他必然要摧毀周瑞,甚至親手在世人面前將周瑞斬殺,只有這樣才可以宣告他神王的無敵和偉。
周瑞死了,那“家道中變”的條件自然就有了。
可家道中變之后,這紈绔子弟是幡然醒悟還是就此廢了,也是一個問題,不到事情發生的那一刻,誰也不敢斷言。
而且。
就算幡然悔悟,振奮起來,到時候真的有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成長嗎?真的有足夠的認知,讓他們看清這個世界嗎?
“我看,周瑞死了,革命思潮恐怕也不會興起,特別是殺死周瑞的人是神王的時候。”
霍連山也在這次研討會,他不認為民眾在面對絕對強權的時候會反抗,或者說,根就沒有能力去反抗。
的確,齊心協力可以做到。
可如何能夠齊心協力?須知,分崩離析才是常態,齊心協力反而是奇跡,所以,哪怕周瑞活著的時候人們再抗拒,也比周瑞死了后沒了心氣強。
霍連山認為:“周瑞不能死。”
“我們不能寄希望于神王拿到絕對優勢后再去絕地翻盤,我們必須打這一仗,在神王對周瑞出手的時候,傾盡全力保住周瑞。”
“不能進入神王的第三階段。”
“至于開民智這事,另外再想辦法。”
局勢發展到今天這一步,差不多是選的什么路,就該怎么走了,神王要一人獨尊,所以不在乎人民到底是否愚昧,或者說愚昧更好。
神王也將逐漸獲得一人獨尊的力量,而他們這邊。
他們選擇的是文明覺悟的路線,包括李和在內,他們需要的是人民開悟有智慧,能夠真心選擇支持他們,那樣才能發揮出李和最強的力量。
沒錯,李和的路要更難一些。
但有舍有得,神王沒有人道相助,而李和成功了就可以獲得整個人道的相助,會是時來天地皆同力,李和的勝算便會高于神王。
然而這個前置條件之苛刻,簡直令人絕望。
人可以保證自己努力奮斗,但絕無法強迫人努力奮斗……
路線不同,遭遇的困難也就不同。
在周瑞活著的情況下,該去如何教導民眾,讓他們開悟,霍連山說想辦法,這辦法該怎么想?在場的所有人都覺得有些無從下手。
但也有不少人發現了,姬長生一直很輕松淡定。
莫非,他有辦法?
“姬先生如果有辦法,不妨說一說。”
作為學界頂級拿,溫從軍卻對姬長生稱了聲先生,不是客氣的那種,而是尊敬為師長的那種,能有這份氣度的人很少。
學無先后,達者為師。
說的很輕松,可多少人放不下那點所謂的“顏面”。
有溫從軍帶頭,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了姬長生,他們這些搞學問的人在自己的知識領域內,可以說是成就非凡,但論到出謀劃策,他們就沒那么在行了。
畢竟搞學術最重要的是沉得下心來鉆研。
或許有人看不起姬長生這種,覺得他只是有點急智,可真正知曉姬長生的人,知道他所做過的那些事,便會明白人世間真的會有多智近妖這種存在。
在這種幾乎是悖論無解的困境當中,人們希望姬長生能夠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