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故去前,都是沒有的。
也不知何故,前些日子列在執行他的命令,帶著鋒刃成員全力收集蔡右侍郎與陳右副都御史的把柄時,意外發現定陽候府竟與一名姓司空的官員有往來。
此名官員任京衙正九品知事,全名司空山。
列查過,司空山乃司空白的子侄,得喊司空白一聲伯父。
具體司空山是怎么會進京為官,何時進的京,進京后是如何與定陽候府扯上干系,又是否上林府找過他,這些都得查清楚。
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前世他健在之時,并未聽到司空白的子侄到林府找過他,如此便有三個可能。
一是,那個時候,司空山尚未進京。
二是,司空山被定陽候府盯上,進而計算司空山上鉤靠入聶府陣營,那么司空白的這個子侄于定陽候府而言,一定有什么用處。
三是,司空山進京前自身就有目的,故而一到京城,便直接投奔了定陽候府。
前世司空白說有朝一日時,他隨口答應之際,只是想著不過是個未知數,司空家子弟一直在云南,幾代人皆不曾移過地方,想必將來也不太有可能會發展到京城去,應也就應了,沒什么。
未曾想,或許在那個時候,司空家就有打算讓子弟進京為官的打算了,要不然在司空白為他制造完他所想要的物件后,司空白也不會不收真金白銀,而是要了他一個承諾。
也是他想得簡單了。
總覺得即便有司空家的子孫到京城來,憑他在官場的勢力,京城地界,護一個司馬家子弟綽綽有余。
卻未曾料到,司空家的司空山悄無聲息地就進京當了京官,雖目前只是小小九品京知事,只比不入流好些。
然憑著前世他答應司空白的承諾,如今以林府的勢力,想讓司空山在京城穩穩當當地當官,再穩穩當當地升遷,即便前世的林衡已不在,他那做為內閣次輔的兒子還在,扶植一個司空山,無甚大問題。
而真正的大問題,則在于司空山已在京城與定陽候府扯上關系,且多有往來,往來的還是抑郁不得志的聶侍讀。
林府與定陽候府派系對立,不管司空山出于何等緣由搭上定陽候府,也不管定陽候府出于何等目的鉤上司空山,此對今生的他而言,很是不好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