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軒此時,正坐在劇組外圍,在攝像機照不到的位置,對著一朵白云怔怔出神!
作為演員,這幾場并沒有屬于他的戲份,白沐霖的戲要等到到了小興安嶺才開始!
而作為‘武術指導’,開篇這幾場戲,也沒有特別難的武打動作需要設計!
導演把他叫過來只是為了‘有備無患’,防止誰‘萬一’扛不住了讓他頂上去!
景軒‘出神’不是因為工作,而是想起了昨天去南城白云觀游玩時,有一個道士非要拉著自己算上一卦!
卦辭曰明珠土埋日久深,無光無毫到如今。忽然大風吹去土,自然顯露又重新。
正所謂土里現出明珠來,口舌官司消散開,走失行人當見面,交易有成永無災!
推斷謀望有成,婚姻最合,求財如意,也喜動挪。
當景軒接著問卦象是什么意思的時候,那老道士卻笑而不答,只是默不作聲做了個oney的手勢,然后,景軒就走了!
‘哼’,這套‘吃了吐’的把戲還想蒙我。這就是想著法的騙錢呢!
可是話雖如此,但景軒還是感覺到心里有些不舒服,那大概是心中的‘求知欲’在作祟!
難倒?
我景軒即將時來運轉了不成?
正思索間,副導演呂鐘走了過來說“哎,你怎么躲在這里?”
“怎么了,有什么事嗎?”
“當然有了,有一場戲,需要你替一下!”
“哦,是哪一出呀?”
“陳到明老師。”
“什么?”
這倒不怪景軒驚訝,而是陳到明老師向來是劇組‘敬業’、‘認真’、‘老戲骨’的代名詞,拍戲很少用替身,還訓斥過‘小鮮肉’們一場戲用好幾個替身的不當行為,即便身上有病有傷,依然是‘輕傷不下火線’,這場戲有多大的難度至于用替身來?
呂鐘似乎看出了景軒心中的想法道“陳老師敬業是不假,但他畢竟年齡大了嘛,正所謂‘不服老不行’,陳到明老師已經65了,他的體力和精力都不允許他能抗下這么高強度的一場戲!”
“哦,原來如此!”
劇組人員給景軒上妝,景軒跟陳到明老師身材、臉型倒是差不多,但樣貌確實有差異,這只能通過后期技術來修改了!
半個小時之后,一切準備就緒!
導演看演員不在是陳到明,也就沒有了那么多的顧忌,要求的更加嚴格。
而四位小初中生看見演對手戲的換成了一個不知名的‘武替’,那腰帶掄起來也不在留手,呼呼生風,不知不覺,倒是把人物狀態演出來了!
“咔,你剛才臺詞不對,速度慢了!”
“咔,你剛才掄皮帶的狀態眼神不對,你要帶著虔誠跟狂熱的那種”
“咔那個群演,你不要對著攝像機,會穿幫的。”
“咔,景軒,你剛才,頭上的血包弄破的晚了”
“咔,你們幾個剛才的配合不好,動作不一致”
綁在臺上被‘審訊’的景軒感覺頭暈腦脹的,視線也越來越模糊,他終于知道為什么陳到明老師撐不下來了,這也太‘熬人’了!
楊導是精益求精,想要把這鏡頭,和之后群眾看見人死了之后,四散奔逃的戲份‘一鏡到底’展現出來。
可這談何容易吆!
這么大全景,這么多的群演,要各自注意自己的跑位,稍微弄錯一點都不行。
幾百人的群戲豈是這么容易調度的?
因此,鏡頭拍了一遍又一遍!
好在現在劇組已經換成數碼拍攝,這要是膠卷,恐怕楊導得成為下一個王佳衛呀!
這在劇組里,就叫‘熬鷹’,其實也很常見!
當初拍《金陵十三釵》的時候黃海博就三句臺詞,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