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的考試其實流程基本上都是一樣,無論中戲、北電亦或者是其他演藝院校,一試考試形式與內(nèi)容大致相仿,主要分為朗誦與表演。
一批考生,按照考號相近的原則進行叫號,一般是五到十人作為一組,然后進入考場考試。
考生要先自我介紹,接著每個人的朗誦都是單獨進行,然后才會開始命題表演,而通過朗誦基本上心里有數(shù)的考官就排除掉一部分不合格的考生了。
為什么,因為朗誦主要考驗的是考生的語言能力跟表達能力,考官會著重的看你是否帶有地方口音,語言是否清晰,感情是否自然,總的來說就是看考生的語言能力、臺詞能力、想象力、應變能力。
表演系的老師喜歡刻意的在考場上營造出緊張的氣氛,或者用一種威壓審視的眼神,有時甚至是一種鄙夷不屑的眼神有意的去打擊考生的信心,以此來考察考生的心理素質(zhì)和承壓能力。
在中戲的考場不知鬧過多少后來大家津津樂道的笑話。
有一年一個考生上場,機械的鞠了一躬,道“老……老師好!我叫……我叫、叫……”這考生滿頭大汗的憋了半天還說不出來,終于哭喪著臉道“我忘記我叫什么名字了?”
這種考生肯定是會被淘汰的的,你面對幾個考官都本能喪失,忘記了自己的名字。那么當你站在舞臺上,面前成百上千的觀眾,那還能演戲嗎?
朗誦這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考生自選散文、小說片斷、詩歌或寓言一篇,限時三分鐘進行展示。
即便有人選擇的跟你雷同,他發(fā)揮得好,難道你比他差一些就進不去了?擔任考官的老師哪一篇朗誦不是聽過幾百遍,難道聽不出一個考生的真實水平?
到了第二部分的命題表演,一般都是集體表演或雙人、三人表演,通過這一項考官會觀察到每一位考生與陌生考生的配合、適應,通過這些來體現(xiàn)出考生本身的藝術素養(yǎng),具備的藝術才能等。
……
“考號為360到370的考生排隊準備,馬上到你們?nèi)雸隽恕!?
一位男老師走了過來開始叫號,在等待的景軒激靈了一下,已經(jīng)十點多了,總算叫到自己的考號,連忙舉手回應老師。
確認好人數(shù)之后,這一隊十人的考生被帶進去,中戲藝考在京城的考點中的一共安排了9個考場,分別在中戲不同的地方。
一般是上一批考生出來之后,他們則是再由老師帶領進去參加考試,之前在大門口的那一個多小時,景軒已經(jīng)看到了很多人從里面出來之后帶著各種情緒。
有激動不已的,有沮喪無力的,有流淚痛哭的,也有面無表情的,更也有信心百倍喜笑顏開的,可謂是活生生的考場眾生相。
不一會兒,景軒這批考生就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入考場。
在一間很寬敞的屋子里,在前面坐了年齡不一的五個老師,坐在中間的是一位三十多歲左右年齡的男子,前面的名牌上寫著郝隆兩個字。
考官老師他們的旁邊還有監(jiān)視器,一位年輕人負責掌控鏡頭,正對著老師對面的小舞臺,這其實是為了拍攝下考生考試時的表現(xiàn),以后也成為學校重要的資料。
每一批新的考生進入考場的時候,作為考官的老師其實都已經(jīng)開始了觀察,這也就是為什么考生的形象是如此的重要,如果形象不好,在第一時間就在考官心中已經(jīng)降低分數(shù)了。
景軒的外形在這一批考生中極為突出,主要是他一米八三的身高,挺拔有力的身形,劍眉星目的面龐,溫和如玉的氣質(zhì),都在各個方面把這些人比了下去。
待到這一批考生在小舞臺中間站定時,坐著的武威考官基本上都已經(jīng)在自己面前的本子上寫寫畫畫過了,中間的郝隆對帶著景軒他們進來的老師點點頭,老師便離開了考場。
“大家好,歡迎來參加我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