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嘗出身趙郡李氏,為開國功臣之一,追隨太宗皇帝參加過玄武門之變,且在貞觀年間破東突厥有功,遷漢東郡開國公。
李治登基之后,又拜其為右威衛(wèi)大將軍,此前剛剛率軍平定獠人之亂歸來。
說到底,這是個有軍功,有資歷,有經(jīng)驗的老臣,況且是一位殺伐果斷的將領(lǐng),又剛剛在南疆砍完人,身上煞氣正重。
此時由他去掌管左千牛衛(wèi),監(jiān)察三法司,震懾宵小,那幫官員自然沒人敢等閑視之。
“朕這就下詔,”李治為自己的天才創(chuàng)意感到竊喜不已。
這份詔書下達之后,的確沒有引起三法司官員的反抗。
此前三法司犯了那么大的錯,皇帝自然想怎么揉捏便怎么揉捏。
皇帝要派人來監(jiān)察,他們?nèi)羰欠纯梗M不更說明心里有鬼?
李孟嘗接到命令后,也就悄無聲息的上任了。
他原來的右威衛(wèi)軍衙也在城南,相當于只是挪了兩步,換了個公房而已。
只不過他現(xiàn)在所領(lǐng)的職權(quán)卻大不相同了,右威衛(wèi)統(tǒng)轄府兵,左千牛衛(wèi)沒有下轄的府兵,而且皇帝圣旨中說的清楚,連左千牛衛(wèi)儀仗、護衛(wèi)的職能也取消了,專職監(jiān)察司法案件。
這一日,柳嘉泰接到軍兵前來報告,新上任的李大將軍招他前去議事,于是柳嘉泰放下手中的事,匆匆趕往大將軍公房。
在路上,正好碰見了同往大將軍公房走的蕭湛。
這蕭湛跟柳嘉泰年齡相仿,都是二十出頭的年紀,長相也甚為英武,年紀輕輕已經(jīng)是正六品下的千牛備身,自然顯得意氣風發(fā)。
“基長兄,多日不見,一向可好?”柳嘉泰首先對著蕭湛笑語晏晏的拱手。
“好好,元亨賢弟,聽說你最近可是大出風頭,愚兄羨慕的很吶,”蕭湛上前親熱拉住柳嘉泰的手。
作為千牛衛(wèi)中兩大勢力的領(lǐng)頭人,雖然在私下里斗的厲害,暗中互相給對方挖坑,但是明面上還是表現(xiàn)了出世家子應有的氣度。
此前柳氏想著通過皇后把柳嘉泰的差事卸掉,順便栽給蕭氏子弟,這也算是給蕭氏挖坑,誰想被皇帝駁斥了回去,此事傳到蕭氏耳朵里,自然惹來一陣嘲笑。
皇后想的也太天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皇帝難道不明白?那方式也太簡單拙劣了。
正當蕭氏等著看柳氏笑話的時候,誰想到劇情發(fā)生了翻轉(zhuǎn),柳嘉泰不僅沒有把差事辦砸,激惱三法司,反而把差事辦的異常漂亮,不但讓三法司心服口服,沒有理由著惱,柳嘉泰還得到皇帝的大肆贊揚,甚至連長久失寵的皇后都得到了賞賜,這讓蕭氏卻是始料未及。
皇后受賞,雖然僅僅是二十匹綢緞,二十顆珍珠,但對蕭氏來說可不是個好兆頭,畢竟皇后身后的勢力也異常強大。
他們蕭氏得以與柳王抗衡,全仗著宮中有蕭淑妃受寵,又有雍王李素節(jié)深受皇帝喜愛。
若皇帝對皇后以及皇長子李忠也起了寵溺之心,他們蕭氏所圖謀的大計將全部付諸東流。
畢竟李忠是皇長子,雖然生母身份低微,但是有了皇后這個養(yǎng)母,李忠的身份立即暴漲,這等身份,被立為太子比李素節(jié)更名正言順。
蕭氏有了一絲絲的隱憂,于是緊急思慮對策。
既然知道皇后受賞的起因是因為柳嘉泰掀開叛國案立功,又恰逢皇帝下旨,左千牛衛(wèi)的職能改為監(jiān)察司法。
于是蕭氏族人緊急網(wǎng)羅了一批探案高手,補充到蕭湛麾下。
如此在左千牛衛(wèi)柳嘉泰能做到的,蕭湛同樣能做到,而且比柳嘉泰做的更好,如此不是把剛剛要抬頭的皇后給打壓下去了么?
因此蕭湛此時正憋著一股勁兒,也要辦出一個足以讓圣人知曉的案子,以保持對柳嘉泰的持續(xù)打壓。
“元亨也是來見李大將軍的?”蕭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