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牧一邊派人將歲初在河間招募的三萬余民夫征調至滎陽,一邊召集官署內的全體屬員對《治河方略》進行學習和理會,因為一旦開工,他們這些人承擔的將是領導和管理職能,屆時再學習,恐怕就來不及了。
《治河方略》乃是陳牧參考后世的王景和王吳二人治理的基礎上做的方案。王景,字仲通,樂浪郡謅邯今朝鮮平壤人。東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前生,約漢章帝建元和中卒于廬江今安徽廬江。
東漢時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少學易,廣窺眾書,又好天文術數之事,沉深多伎藝,時有薦景能治水者,明帝詔與王吳共修浚儀渠,用景塢流法,水不復為害。故有“王景治河,黃河安瀾八百載”的說法。
陳牧知道,王景、王吳之所以治河成功,是因為他們抓住了關鍵因素汴河,絕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標不治本。所以這次要治河成功,就必須對汴河和黃河同時展開綜合治理活動。
后世的王景依靠數十萬人的力量,一方面修筑從滎陽城南到渤海千乘的千余里黃河大堤,另一方面又整治了汴河河道,新建了治河刻石汴渠水門。不但使黃河決溢災害得到平息,而且充分利用了黃河、汴河的水力水利資源。
陳牧在《治河方略》上充分借鑒了王景、王吳的這種做法,同時也根據實際情況做了微調。因為王景、王吳治河已經是六十年后了,河水雖然泛濫,但是經過幾十年的沖刷,河道已基本成型了。
但陳牧面臨的情況要比王景、王吳遇到的情況復雜,因為洪水從原有河道泄出,黃河下游平原幾無遮擋,任其泛濫。想要將其疏于河道,不但要掘出新的河道,更要防止河水倒灌。因為水無定勢,哪里低就往哪兒流。
總的來講,陳牧和二王都選擇了河道流經故道與泰山北麓的低地中,距海較近,地形低下,行水較浚利。
王景、王吳很聰慧的選擇了對黃河采用雙重堤防法,這相當于后代的縷堤、遙堤。在縷堤上十里建一水門,引濁水在兩堤間放淤固灘,已澄清的水自下游水門回入河內。
陳牧對此大為驚嘆,感嘆古人竟聰明至斯,便對此法全盤保留。這是二王治河成功的關鍵,不學習那叫腦子進水。
當陳牧將全部的方略講完,溫仲竟聽的又一次老淚縱橫。他不顧旁人的目光,跪倒在陳牧的腳下,放聲大哭起來。
陳牧來到這一世一切都感覺很適應,唯獨就是對人們動不動就匍匐在地上哀嚎的舉動接受不了。其實,他也知道這是古人們表達激烈感情的一種做法,但是在后世民主自由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他,實在對下跪有些心理上的障礙,尤其是比自己年長的人跪拜自己的時候。
他連忙攙扶起溫仲,笑道:“溫中丞稍安,本官自是知曉這個方略完美無缺,但能把老中丞感動到這個程度,倒是讓我始料未及呀。”
眾人皆哄堂大笑,溫仲也覺得自己有些失態,也是破涕為笑。
其實也不見得陳牧這個玩笑有多高級,只是御史大夫這么一開口,眾人不約而同的做出了正向的配合,才顯得這個玩笑恰如其分,將現場的氣氛做了改觀。
溫仲整了整衣冠,向陳牧使了一個莊嚴的稽首禮。正色道:“公輸溫仲替天下能工拜謝御史大人的精思巧謀、完美無缺,也替災民們拜謝大人的宅心仁厚、心系下民!”
陳牧自是沒想到溫仲居然能說出這一番話。這話理應由朝堂上的肉食者道出才對,可居然由這么一位被連降了三級、半年多不見俸祿為何物的經年老吏口中說出,真是讓人又詫異又感動。
此時的溫仲,拔然而立,竟是一副偉岸形象。頂天立地,浩然正氣!
這便是我華夏的脊梁,民族的精神!令陳牧肅然起敬。
陳牧起身向溫仲深施一禮,鄭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