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的農業并不像是東南亞地區,可以一年三熟,而是跟大唐差不多,幾乎大部分地區都是一年一熟。
不過這些數據是來自于后世,而一年一熟的地區指的是面積廣袤的后世的南印度,也就是德干高原,因為是熱帶季風氣候,69月是雨季,而剩下的都是旱季,旱季的時候蒸發量巨大,所以不可能兩熟。
但是這東西并不是絕對的,就像是霍剛所說的,這種后世的數據說的是整個印度,而南印度占據了印度極大的面積,即便是一年一熟也是占據了相當一部分的產糧區,自然是主要數據。
實際上,在恒河流域并不是如此,作為富饒整個印度半島的水流量最大的河流之一,恒和流域加上平原地區,一年兩熟完全沒有問題,甚至部分地區可以做到一年三熟。
而整個恒河流域的產糧區面積可以極其恐怖的,不夸張的說,如果后世多一個恒河流域放到中國南部,同樣是平原的話,光是整個恒河流域的產糧數量就差不多能讓國內翻一倍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