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心中已有算計,且又找到一個沙盤漏洞,于是非常干脆的就投降“孤唯有避戰,尋找戰機!”
但是劉玄卻沒有放過,繼續說道“如若丞相不戰,我即聯絡西川劉季玉、漢中張公祺(魯)、西涼馬壽成(騰)、韓文約(遂)、遼東公孫將軍(度)等人,奇襲許都。
而我秣兵歷馬,整頓兵士,只要丞相敢派兵援助許都,我便出兵圍剿。
是時丞相圍困烏林,四方聯軍攻打許都,孫討虜進軍江淮、鯨吞徐、豫諸地,不知丞相如何抵擋?”
自從曹操平定袁紹之后,虎踞半個天下開始,他就成為了眾矢之的。
人人都想殺惡龍而證道。
劉玄的方法并不是不可行!
也許劉璋、張魯二人,不會出兵幫助孫劉聯軍,但是涼州一群人,必然會趁機進入中原地區。
公孫度也說不好。
雖然在去年,他殺了袁氏兒子,但不意味著,人家就變成曹家死忠。
大象快要死的時候,哪怕是只螞蟻,也想撩拔一下,分一杯羹。
至于說孫劉聯軍,有沒有實力守著曹操,還能順勢剿滅曹操派往許都的援兵,這是另外一回事。
真到了那種時候,曹操不是派援兵,而是留下所以輜重,快速班師回朝,救援許都。
而非真的在此僵持!
一旦曹操班師,孫劉聯軍尾隨而襲,即使不能讓曹軍有什么損失,但能拖住一時半刻,也就代表著孫劉聯軍的勝利。
劉玄一席話也驚醒了曹操“此人說的卻有道理,此番若是再僵持下去,時候必然腹背受敵,不但最終無功而返,且有敗頹之勢。
眼下當速速解決此戰,返回許都,不然恐天子受人蠱惑,在朝中掀起動蕩!”
衣帶詔的舊事,才過去這么幾年,曹操恍如昨日,如果他被圍困烏林,劉協的確有可能,再次挑動漢室老臣,進行反對曹操。
劉協的不甘,他在當年去雒陽,迎接天子之后,就清晰的感覺到。
劉協不斷在諸侯火,給他加封大將軍,可節制天下兵馬,試圖讓袁紹跟他內訌。
只不過他沒上套罷了。
他沒上套,不代表劉協就此放棄,更不代表他不提防劉協,不然也不會把夏侯家的人,放在許都看守。
他怕的不是別人襲許都。
如果只是怕人家攻擊許都,也就不會讓夏侯淵這個草包鎮守。
夏侯家和曹家的關系,注定了夏侯淵,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性,不會背叛曹家和劉協攪在一起。
想到如此,曹操心中已經有了計劃,嘴上卻說“閣下一言,令孤茅塞頓開,吾欲辟閣下出仕,不知意下如何?”
劉玄搖搖頭道“小子暫時無出仕之心,此番只是受劉使君所邀,又不忍炎漢將士葬身江中,故而前來拜謁丞相。
此事過后,玄欲北上許都,找宗室大人在天子陛下美言幾句,將先祖一脈再入宗室!”
劉玄哪里肯出仕曹操。
別的就不說了,就說曹操此人能夠大勢屠殺無辜百姓,就已經和他理念不合了。
更何況,曹操已經不是七年前的曹操了,能夠對麾下言聽計從,知錯就改。
如今他已經將朝堂當做一言堂,什么事都能一言決之,別人的勸諫視若耳旁風。
這樣的人主,怎么可能是他效忠的對象?
最主要的是,如今曹操陣營已經政治固化。
到曹營能夠三十年,沖到九卿佐貳官,然后終其一生。哪怕是有著滅吳、滅漢的功勞加在一起,能夠沖上三公,估計已經是極限。
而在劉備麾下,他敢肯定,只要他現在說要官,最次也是縣令。
哪怕劉備手下,總共沒有幾個縣,他也舍得。
以后最不濟也是宗正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