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游俠性格。
早年讀書,便喜好華服管弦,斗雞走狗,不拘小節。
哪怕如今數十余年過去,劉備有時依然會被游俠性格所影響,做出令人意想不到之事,不然劉備也不可能,穿著一雙臟草鞋,前來接見法正。
然法正則不同。
其出身名門,其祖乃是名士,其父也是朝廷官宦,豈會如此不知禮數?
于是忙推卻“大輅乃天子賞賜皇叔,正安敢同乘?”
劉備這才醒悟過來,他今天乘坐的可不是昔日牛車,乃是天子御賜九錫之一——“車馬”。
尋常人怎能同乘?
可是如今話都說出來了,自己把他再吞下去,顯然有些過于打臉。
隨后靈機一動,詭辯道“此時吾非皇叔,君非校尉,你我只論朋友之誼,不以名爵相論!”
法正聽后,頭搖的像撥浪鼓一般“這如何使得?公之皇叔,乃天子所認,豈可無視?恕正無法茍同!”
劉備霎時間便陷入兩難,見到法正如此見此,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此時,諸葛亮、劉玄二人走了出來,見到法正、劉備二人楞在大輅旁邊,疑惑問道“如何在此久站?”
“孤欲……”
劉備絮絮叨叨將先前之事,破顯尷尬的,一一向二人道來。
劉玄問聲一笑“哈哈哈……”
三人臉上愕然,也不知道劉玄有什么可樂的,跟吃了蜜蜂屎似的,旋即諸葛亮問道“不知綱紀何故發笑?”
“皇叔者,真主也!禮賢下士,無孤君之敝,不拘小節。
法子者,賢臣也!尊崇禮法,無小人得志,驕橫跋扈。”劉玄止住笑意,拱手贊揚二人一句,接著又道“君賢臣良,安得為此小題而掣肘?”
“皇叔真主,正亦如此認為,不過吾才學淺薄之輩,安敢受此稱贊?”法正連忙正色回復劉玄。
而劉備卻為了及時渡過眼前尷尬,并沒有關系劉玄的吹捧之詞,而是急迫的追問道“計將安出?”
“此事易耳!”劉玄抿嘴一笑,然后再道“主公當知滕公邪!”
三人眼中各自閃過明悟之色。
滕公便是邙山車神夏侯嬰,因曾官居滕令奉車,故而得此別名。
夏侯嬰其實名聲挺大,但是他的事跡,一般很少人能夠說的清楚。
但有一件事貫徹了他一生。
那就是——趕車!
如果連這個都不知道,估計基本上對于西漢歷史,屬于文盲狀態。
夏侯嬰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在沛縣趕車。
跟劉邦造反的時候,他的工作還是趕車,只不過成了沛公、漢王、天子的專業司機而已。
到了孝文帝上位之時,他人生中最后一份工作還是和司機有關,是為皇帝管理乘輿、馬政的太仆官職。
漢初的太仆一職,好像是專門為他設計一般,從跟了劉邦開始,他就基本沒有挪過位置,不升不降,常任太仆。
而劉玄拿夏侯嬰做為說法,其中道理就非常明顯。
意思就是讓法正替劉備趕車!
這趕車,可不是向后世一樣,什么人都能趕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