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話后,龐統忽然想起來,傳言孫乾對程普宣讀詔書時,說過是劉備的使者討來的詔命,于是就想從劉玄這知情人士嘴里討問一番。
劉玄抿嘴一笑“周瑜、程普、黃蓋、呂蒙、孫權、皇叔六人詔命,皆在下遠赴許都所得,其中經過曲折,非一日可以道盡。而周瑜等人被加封,皆出玄之離間計耳!”
這也是劉玄出道以來,最成功的計策。
僅僅一張詔命,讓孫權自毀長城,簡單實用,無懈可擊,不可謂不高明。而且這個計策,孫權必然會上當。
“只是為何呂蒙亦在其中?”
程普、黃蓋、周瑜,前兩者是江東老將,素有威望,這離間計百分之會讓孫權中計,周瑜江東新秀,因為人恢廓大度,深受將士推崇,今又統領大軍在外,孫權也會中計。
可呂蒙是孫權狗腿,孫權對其信任甚至有過于魯肅,哪怕劉玄設離間計,也不見得孫權會中計。
畢竟呂蒙小輩一個,連整個江東,至少有百分之四五十的人不認識他,這樣一來,根本談不上什么危險。
而且,呂蒙毛頭小子一個,劉玄何必苦心積慮針對?
真要針對,那還不如針對呂蒙!
“玄起初并未想起呂蒙,不過當初起草圣旨之時,便為了讓孫權不舒服,又加了一筆而已,他不過是順手之事耳!”
劉玄當初的確沒有想到呂蒙,后來一想,既然要惡心孫權,那就索性惡心到底。
作為心腹愛將,官職與自己同列,甚至食邑比自己高,哪怕沒有懷疑,心中怕也會有所不滿。
即使什么都沒有,劉玄依然無所謂,只不過是多寫一道詔書罷了,惠而不費。
“顯圣此計,堪比晏子二桃殺三士也!何人能防之?”龐統捋捋頷下數根山羊須,撫手而贊。
龐統所言不錯,劉玄這招離間計,用在別的地方或許不好使,但用在江東周瑜、黃蓋、程普、孫權幾人身上,那就絕對會上當。
因為江東鄭治結構的成分,導致陰謀變成陽謀,避無可避!
除非孫權能夠消滅各人私兵部曲,而且還要武德充沛,指揮一場大戰,并且打贏了,這才有可能不會上當。
當然,更重要的,是孫權要有劉備那樣的度量,這才能夠真正避免這次陽謀算計。
可惜,孫權一樣沒有。
甚至于這三人跟他關系,也并非如呂蒙那種親信。
“龐生過譽也!”劉玄頗有些不好意思,扣扣后腦勺牽強說道。
龐統搖搖頭“固然君以至誠待我,然統非夸人之輩,所言乃句句屬實耳!”
這點龐統說的沒錯,龐統的確不喜歡夸人,甚至在某些方面,極度自信,不甘人后,更不喜歡違心夸人。
如果說村夫自比管仲、樂毅算高傲,那龐統可以算倨傲了。
龐統剛剛初露頭角,就在荊州點評他人,歷史上周瑜死后,他前往江東吊喪,龐統就在會昌門點評陸績、顧劭、全琮等人。
稱陸績只是一匹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劭是一只駑牛,能負重遠行,稱全琮好施慕名,像汝南樊子昭,雖然智力不足,但也是一時佳人。
后來顧劭去見龐統,住在龐統那里,兩人談論起來。顧劭就問“您有善于知人之名,我和您相比,誰好一些?”
龐統就說“講到陶冶世俗,甄綜人物,我比不上你,如果論給帝王出謀劃策,那我可就有一日之長。”
“這等陰謀詭計,何比龐子帝王之秘策,倚伏之要?還請足下莫要捧殺!”
“哈哈哈……”龐統聞言大笑,臉上自得之色布滿,隨后又問“敢問足下可有破局之策?”
劉玄用怪異的眼神,打量了一番龐統“暫無,不過已有思路,不知龐生可有妙策助我?”
“在下何來妙策,且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