茲華斯聽到了一個有趣的問題,他皺著眉偏頭,露出一個十一歲男孩通常不會露出的表情:“不知道。就像晴天的時候想出去走走一樣,沒有太具體的理由。我閑下來就會想寫故事。”
比爾剛學(xué)會怎么拼“海鷗”和“鋼鐵”這兩個單詞,這個華茲華斯竟然開始寫故事了。
這不得不讓他感覺有些欽佩。
“我能讀一讀你的故事嗎?”比爾忽然問道。
華茲華斯顯得有些吃驚,但很快就平靜了下來。他看了看本子上一行行的字跡,說道:“可以。不過本子上還沒寫完整,我把這個故事大概念給你聽?”
沒有人會拒絕聽一個故事,比爾吸了吸鼻子,點了點頭。
華茲華斯耐心地將本子翻到了前面幾頁,慢慢講了起來。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不過,華茲華斯用一個十一歲男孩知道的所有詞匯和語句,將它描寫得很精彩。
故事發(fā)生在古代,有一個被城墻圍繞的城鎮(zhèn)被一頭惡龍盯上了,惡龍守在了城外,只要有人敢出城,就會被他吃掉,于是,所有人都不敢出城了。
但是這樣下去,沒有人出去打獵和買東西,城里的人會餓死的。他們開了個會,決定派人穿上盔甲,拿著寶劍,去殺掉惡龍。
這個事情理當(dāng)由年富力強的年輕人去完成,但是城里的年輕人都忙著娶妻生子、吃喝玩樂,都不敢出城,最后,討論也就不了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3/3)頁
人們寧愿在城里餓死,也不愿意出城,為所有人去挑戰(zhàn)惡龍。
但是,有些人和大家不一樣。
一天夜里,城里不招年輕人待見的老頭,他穿上了盔甲,拿起了寶劍,一個人出城了。
這個老頭沒有家人,無牽無掛,他不忍心看著城里的人們就這樣餓死,于是,沒有勇士,他決定當(dāng)那個勇士。
選擇夜晚出發(fā),不單是為了避人耳目,也是想趁著惡龍熟睡能夠偷襲。
故事的結(jié)局是,天亮后,人們發(fā)現(xiàn)惡龍已經(jīng)死了,而那個穿著盔甲的老人,也死在了惡龍旁邊。他與惡龍同歸于盡。
比爾意識到,華茲華斯寫的確實是歌劇臺本。他為那位老英雄寫了押韻的歌詞,用詠嘆調(diào)唱了出來,雖然聲音稚氣,但還算能夠振奮人心。
聽著華茲華斯說著故事的結(jié)局,一直麻木的靈魂似乎被什么東西喚醒了,像是封凍的溪流突然流淌了起來。
比爾鼻子一酸,心中涌起一道熱流,直接沖向自己的眼眶。眼淚就這么淌下來了。
比爾知道自己為什么哭:華茲華斯在講述故事的時候,他看見了那個屠龍老人的身影。
雖然年紀(jì)并不相符,但是他所看見的那個穿上盔甲拿上寶劍的人,是他的父親,老比爾。
在這個故事中,父親不再是因為搬運裝凍魚的木箱砸中腳趾而死了。他死得像個英雄。
比爾先是眼淚自顧自流淌,繼而痛哭流涕,最后竟然哇哇大哭。眼淚像是春天的雨一樣泛濫起來。
朗誦完臺本的華茲華斯一時有些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自己的故事竟如此感動人。
由于比爾哭得太投入了,他只得在旁邊靜靜等待著,等待雨漸漸變小一些。
淚水混雜著臉上干了的血跡,比爾哭得整個臉都花了,他抽噎著問:“為、為什么……這個老人沒有名字?”
“我還沒想好名字呢。”華茲華斯知道比爾這個人,他跟自己不一樣,也是個“小混蛋”。不過他沒料到的是,小混蛋也會這樣哭。
過了半晌,比爾吞了幾次口水,仿佛請求地說道:“能不能……能不能讓他,叫比爾?”
“比爾?”華茲華斯掏出手帕給了這個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