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造移動地基的同時,史雷音得到了副官的提醒。因為質量不過關的關系,一部分直接利用的飛船材料已經出現了金屬疲勞等問題,需要盡快的回爐,重新調制成最合適的合金。但是制作合金的稀有金屬稀缺,所以這次的火山行動一旦無法得到足夠的原材料,短時期內想要再改變構造會變的很困難。
移動采礦廠的改造同樣花費了一周的時間。
這一周的時間中,史雷音把主要的時間使用在了scv的模擬駕駛訓練上。
之前在車載ai無法協助的情況下駕駛scv出現的苦難,讓史雷音認為自己需要更多的熟悉這個自己最主要的外掛工具。而且副官的提示也讓史雷音對于火山之行抱有一絲憂慮,在萬一的情況下,可能需要自己駕駛scv完成一些工作。畢竟這臺scv只要全力啟動,即便是在火山熔巖中也能夠隨意移動工作。
雖然是模擬訓練,但在虛擬現實的系統輔助下,和真正駕駛scv并無而致。而且史雷音在虛擬訓練中表現出來的一些習慣,也會通過反饋系統轉移到scv的輔助駕駛系統上,讓史雷音能夠更合理輕松的讓scv做到自己需要的動作。
出了駕駛訓練之外,史雷音還抽出一些空余時間,給耕地種上了一些種子。這些種子是從附近類似麥子的植物上收集而來的。副官分析過成分和基因構成上和小麥有98相似度,無毒且可以被人類食用。
種植這些麥子的原因是史雷音不想自己辛苦開墾出來的田地就此荒廢。同時也為自己萬一在火山地區損失慘重,可以在這里保留一個生存的希望。
將整塊耕田種上麥子,然后把幾乎快要溢滿而出的水潭中的水引出一部分經過麥田。麥子不是水稻,不能用浸沒的方式來灌溉,而在無法親自照料的情況下,也只能選擇讓水流流經田壑然后讓麥子自己依靠根系吸收了。好在現在種植的并不是已經被人類改良選中無數遍,嬌貴的無法自己生存的優質小麥,而是野生的類似小麥的植物而已。這種沒有高大樹木遮擋陽光,又擁有獨享一小片區域營養的土地位置,想要長的不好,應該都很困難吧。
做完這些之后,史雷音也終于看到了完成形態的移動采礦廠。
長度只有補給站的一半,寬度也縮減了三分之一,高度則是直接降三分之二,只剩下一層,整體高度基本和scv持平。
其中,履帶就和史雷音差不多高,對了,現在的史雷音身高也就只有一米六而已。這還是身體強化之后的數據,在此之間,史雷音的身高只有一米五不到,應該是特意選擇了矮小型的克隆人來減少對飛船空間的需求。
但即便如此,接近一米六的履帶看起來也是大的讓人贊嘆。履帶外部用以塊合金遮擋了起來,看起來外形就和攻城坦克的履帶十分相似,史雷音估摸著這副履帶同樣也能夠像攻城坦克那樣進行變形,伸出用以支撐的支架腿來。
很快,虛擬連接系統傳來的數據就證實了史雷音的想法。這副履帶結構的確參考了攻城坦克的科技。并且變形后用來支持的支架腿數量達到了一邊三個。不過履帶本身不會向攻城坦克那樣折起變形,支架腿也不會撐起整個車身,而是會像鉚釘那樣將底盤固定在地面上,確保采礦廠展開工作時不會出現搖晃和移動。
上半部分的廠房,雖然只有不到之前補給站四分之一的體積。但很多部分都是處于折疊壓縮狀態,在到達目的地之后可以依次展開,最終形成的面積在包括露天部分的情況下,大約是現在的五倍半,總高度也會超過十五米。
在防御力方面,移動車狀態下的防御力甚至超過了補給站狀態,但武裝也只有四架崗哨守衛和空中的無人戰斗機。展開之后幾乎沒有任何防御能力,只能依靠崗哨守衛進行防御,不過可以將內置的崗哨守衛取出,數量提高到八臺。
除了移動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