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署靠近東京城外郭西邊,實際上,自淳化三年開始,就已經更名為太醫局了。
只是人們的稱呼一時半會改不了,私下里,依然將之稱之為太醫署。
自此,醫政和醫學就分開了,胡成只是兼任沒有實權的翰林醫官副使一職,他的另一個本質工作其實就是太醫局的丞事,
原本在太醫丞事上還有個太醫令,自太宗后,被撤掉了。
也就是說,胡成其實是太醫局現在實際的行政長官。
相比于李唐,太醫局的規模更小些。
當李賢隨胡成抵達時,只能看到一排排簡陋的房舍,唯有大門處的牌匾上寫著“太醫局”三個大字,才讓他知道目的地到了。
而在大門之處,排著長長的一條隊伍,讓他有些奇怪的是,這群排隊之人多是三人一間隔。
“胡公,莫不是太醫院開始招生了?”
太醫局聚集了全大宋的名醫,以作醫學研究,或是為皇帝服務外,另一項最為重要的作用,便是培養醫務人才。
李賢先行下車,等扶著胡成下來后,才聽之介紹道
“如李家小郎君所言,今年的招生剛剛開始,他們是第一年來的新人。三人一組結為連保,只有在太醫院旁聽一年,才有一人能獲得后補入學的機會。
后經過考試,得太常寺頒發的通牒,才能正式進入太醫院學習。
又一年正式學習后,考試合格者,方可入翰林醫官院。”
李賢聽完胡成的解釋,頭都大了,想成為太醫局的正式學生,并最終吃上官家飯,和科舉一樣,還是要經過層層選拔。
想到當日胡成言之可直接進入太醫院學習,那還真是開了很大的后門。
不過,相比于后世不少醫學生要經過七八年的學習,才能就業來看,太醫院到不是那么嚴格。
兩人說著話,往太醫局的大門而去。
內中一個正負責登記的青年見胡成攜著一個少年來了,馬上站起來行禮,神色有些焦急“胡丞事,您終于是回來了,剛剛又傳來消息,發現了三位擄瘡患者,已經被專門的翰林醫官給送到城外了!
開封府那邊似乎也得到消息了,剛剛還過來盤問了王師兄!”
事情果然鬧大了!
哼!翰林院的那些蠢材,現在想瞞都瞞不住了,后面要是做得不好,且不論官家發不發火,大宋國都有可能都會處于危險之境……
胡成點了點頭,臉色并不太好看,發現擄瘡的人越多越證明問題的嚴重性。作為多年前開封瘟疫的實際親歷者,胡成比任何人都知道問題的嚴重性。
可恨的是翰林院里的那群人,一直壓著不讓往上去報。
“聞太醫有沒有傳來消息?”
聞太醫正是現今的翰林醫官正使,也是在翰林院的醫政體系中,勉強有話語權的一個人。
“尚無。”那本登基的八字眉青年搖了搖頭。
看來那位聞太醫覲見大宋官家不順利啊!
且情況可能變得越來越糟糕了……
現當下,除了要拿出“解藥”,治療患者外,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
李賢從這兩人的對話中,做出了如此判斷,心里亦是拿下了主意。
他心里還有些暗暗擔心在開封府衙上班的老爹,即為推官,這件事上,老爹肯定會沖在前面的……
“嗯,我知道了,鄭廉你先忙吧!”胡成沒有再多說什么,帶著李賢往太醫局內部沖去。
進了大門,看到太醫局內忙忙碌碌的身影,李賢即使有些猜測,但還是忍不住問道“胡公,你說的研究‘牛痘’的醫官,難道只是這群太醫局的學子?其他的正式醫官呢?”
胡成停了下來,指著前方的一處低矮房舍,坦然道“實不相瞞,老夫手中能調動的人手有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