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開開眼?
不如說是替皇帝把把關吧?!
甄諳雖為內侍宦官,但見識不淺,談吐更像是個文人,平日亦好附庸風雅。說不定真對他早早就想好的貿易協定,亦是于近日又同行的海運府官吏共同擬定的《宋與南洋貿易協定》有些良性的看法。
這種事,李賢不會也不能拒絕。
“這有何難?擬定之處,李某就有讓甄公公幫忙看看的打算……今次,還要甄公公費神了!”
李賢笑了笑,然后叫一直守候于門外的曾波進來,囑咐了兩句。
不一小會兒,兩個海運府的官吏就拿著一本小冊子走了進來。
到了這時候,已經不需要李賢加以講解了,到來的官吏看到李賢的眼神示意,當即將協議的每個條款都嚴加說明。
當聽得內中關于占城國應該履行的條款時,甄諳略顯猶豫到“使各貨物的賦稅只交納一處,并使占城也設立對等的海貿府衙加以管理,與大宋海運府進行對接。這一府一衙的設立,好事是好事,卻不曉得占城朝廷是何態度?”
李賢聞言笑道“此中事,尤其關于這同我海運府一樣的府衙設立,于占城國內遇到的阻力應該不大,畢竟這于占城的官吏而言,又多了個光明正大的斂財手段。
觀之占城國太傅光明正大的貪婪,還有占城國國王的放縱,甄公公可看出來了!
此外,無論過程,無論占城國內的情況,只要能順利達成這條協議,李某就有決心讓他一直遵守下去,容不得半點反悔!”
甄諳圓圓的臉上堆滿笑,拊掌道“大善!這乃是陽謀!何況有李府使與占城朝廷官吏的溝通,是咱家怨天尤人了!
且有李府使這句話,咱家就無半點疑問了。咱家于接下來幾日,就等李府使的好消息,到時好與李府使一道南下!”
……
李賢言之的貿易協定,其實在他入宮的當日下午,也是甄諳離開的半個時辰內,就送到了占城國的主管官吏手中。
總管占城經濟貿易的部門,不是別處,正是國相府。
但今次有些特殊,李賢在給國相府送去公文后,還給占城國的太傅府等府邸也送去了協議內容。
占城國宰相多瑙,若不是政客,是為商人,那一定是奸商,還是個不好打交道、絕不會吃虧的奸商。
像甄諳早先擔憂的那樣,真要交給多瑙,使之與占城國國王訴說,以做最終決策的話,那樣變端太大。倒不如在事先的安排下,利用占城國上下的聲音,來間接的促成此事。
在抵達佛逝城內的那一刻,相關的策略,李賢就計算好了。
占城國太傅等數十個官吏,于之琉璃之寶的攻勢下,外有在宴會上的相關承諾,勢必促成這件于之自己利處頗多的協議。內里關于專設和大宋做生意的府衙之條款,各自安插人手進去,定會瓜分原本由國相府管理的兩國貿易稅務收入。想來會有更多的利益窺視者,主動站在協議這一面。
李賢接下來在驛舍的日子仿佛又恢復了寧靜,又連續等待了兩天的時間。
兩天的日子,他并未完全閑下來,難得的逛了逛佛逝城,后打算去李朝使臣的驛館院落內拜訪一下,奈何守衛在院落外的占城國軍士們嚴詞拒絕了他。
“李朝使臣的處境大大的不妙,這次怕是被那位工不為說中了,占城國將于新生的李朝開啟戰爭,而同來的使臣,恐成為之祭旗之人。這便是小國和內中百姓的無奈!”
臨近天暗時,李賢踏著夕陽的腳步走進了驛舍,邊走邊嘆息道。
來到古代,本是最無奈的事了。但幸得他生在一個尚且強大富饒的大宋,若是生于李朝或是占城,那作為一個普通百姓,或將伴隨一生的是戰亂。
又何來展示才華的舞臺,連生活都不穩定,普通人又如何讀書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