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城內下了一場小雨。
說是小雨,是真的小,因為只下了數十滴就沒下來。
城內的權貴們到覺得沒有什么,畢竟雨水大小,并不能直接影響他們的榮華富貴。
卻是城外的農戶們,無語望蒼天,心道已經有一個多月未見雨雪天氣,這一次只下了幾滴,只怕今年會是個大荒年。
李家的院落里,在這陰天之內,則顯得有些忙碌。
一大早,廚房內即有了香噴噴的早飯。另有用食盒裝好的兩份午飯,一份自是給李家大朗李志,另一份則是給李家小郎李賢。
任誰都知道,大朗一如既往的要去府衙辦公,而小郎自今日起,也要去資善堂給皇子講授課業!
李家府宅之內,除了兩輛馬車外,并無其他的交通工具。但因兄長李志今日乘坐了一輛,妻子崔鶯鶯帶著女兒又要回崔府看望突然生病的崔母,李賢最后只能決定雇上一輛馬車。
其心中也想著,要不要去買上一匹馬,畢竟收下了教授皇子騎射的重擔,總不能因近一段時間于騎射的荒廢,而把大宋皇子也給教成半吊子。
如此自嘲的想后,看了看初生的日頭,計算著時間,另拿著飯食,帶著講義,登上了姍姍來遲的馬車。
馬車沿街道而行,途中能看到不少熱氣騰騰的早餐攤販,外有人來人往的人群。這種人家的煙火,才讓人有種身處人世間的感覺。
胸口貼著講義,手邊放著飯食,李賢的目中帶著審視,亦隨著馬車移動。很快到了宮城邊緣,也就距離資善堂不遠了!
資善堂地處宮城的東北腳,旁邊是大名鼎鼎的元符觀,再往東去,即是六尚局,御廚殿等禁衛之所。
起于大宋大中祥符八年的資善堂,建設不過兩三年的時間,內外的房舍自然是新的。
旁側緊鄰的便是另一處宮門,大宋皇子趙受益,亦是當下的升王殿下,每日亦從這處宮門出入,而沿著長長的過道而走,不用一刻鐘的時間,便能抵達大宋皇帝的日常辦公之所——崇政殿。
而自外宮門開始,李賢即下了馬車,后提著飯盒,拿著講義,并將手里的文書出示,讓禁軍的侍衛檢查過后,才得以踏入。
一墻之隔,宮城之外,人聲鼎沸,乃是市井最盛之地,宮里的采買事宜多于此進行。
而在宮城之內,則顯得幽靜不少,只能聽到往來的腳步聲,還有若有若無的竊竊私語。
跟隨著早于宮城外等候的內侍腳步,李賢邊向資善堂的方向走去,邊打量這里的環境。
此地雖不像宮門處吵鬧,但也安靜的過分,想著大宋皇子于此讀書,每日聽著儒士的朗誦,及趴在桌子上,打著盹的努力完成作業,李賢的眼中不知為何出現了前世常見的小學生做作業的情景。
資善堂內,當然不止皇子趙受益這么一個學生,還有許多的伴讀。
這些伴讀多是聰慧好學之輩,也都是經過趙官家親自點頭允許,才得以入資善堂陪伴皇子讀書的。
如神童蔡伯俙之流。
至于其他人,李賢卻未曾聽人說過。
而至資善堂的正門之所,小內侍離開,換上的卻是皇子趙受益的貼身太監,亦是之管理著皇子的日常起居等諸多事宜。
此人自是深厚皇帝和皇后信任的雷允恭。
“雷公,在下當未遲到吧?”李賢笑道。
雷允恭看向李賢手里的飯盒,亦笑道“朝請大夫當然沒有遲到,內尚有林贊讀講授《禮》,還需兩刻鐘才能結束。
只是朝請大夫帶著飯盒,莫不是擔心宮里不飯食?若這事傳到官家耳朵里了,那咱家可就受罪了!”
明知雷允恭是在和自己開玩笑,連帶著套近乎,但李賢還是認真道“雷公說宮里飯食,卻不知是幾頓?”
“朝請大夫莫不是想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