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淳化二年(991年),十月二十日。
華州華陰,天色大晴。
自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開始,李家大院就為一抹濃重的氣氛所覆蓋。
李家主母趙氏,懷胎十月,恰于今日臨盆,奈何自丑時到現在,都沒順利的生下孩子。
李家主人李自明,也是華陰遠近聞名的大才子,此時正拉著長子李志胖胖的小手,于院內有些站立不安。
“爹爹,娘親怎么了?怎么進去這么久了還不出來?”
李志年不過三歲,但生的李家真傳,相當聰慧,現當下,都已能背的上百首唐詩。不僅如此,李志學字也是學得奇快。
人長得更是漂亮,卷卷的眉毛,讓人親切的小臉,外有那知禮的小性子,在華陰縣城,可是人見人愛的小神童。
年過三旬的李自明摸了摸長子的腦袋,看著屋內丫鬟和產婆忙碌的聲音,強自安慰道:“你娘親是在給你生一個弟弟或妹妹。要不了多久,你就能見到了!”
“好啊好啊!”李志高興的跳了起來。
正于此時,李家的前院傳來了一陣喧鬧聲。
不一會兒,就有兩個青年聯袂趕到,看到李自明在院中,當先者非常有禮貌的行禮道:“妹婿,我家小妹如何了?近于生產,你怎的給我們趙家才去消息,有沒有早些準備好產婆?還有那些補品,小妹近幾日可有食用?”
另一個男子就顯得有些粗里粗氣,直接道:“我說妹婿,我家小妹可是我們趙家的寶貝,我們這些做兄長萬不會讓之受氣。但愿生產順利,否則,我趙意就,就賴著不走了。”
“三舅,四舅。”小李志見院內的氣氛不對,再一看到來的幾個舅舅,忙彎腰喊道。
這么一叫,兩個本隊李自明傳話太遲而有小小埋怨的趙家小舅子,頓時換上了另一幅表情。
趙家老四趙意,忙道:“哎呀,是小志,半月不見,小志你又長高了。近些時日來,可有好好學習?”
“有的有的,小志這幾天隨父親在讀《論語》,學了好多有用的東西。等娘親平安出來了,我給兩位舅舅背誦好嗎?”李志歪著腦袋回道。
所謂孩子是大人的開心果,李志這乖巧的模樣,讓院內幾位大人的精神,瞬時緩和了不少。
哇哇!
一聲嬰兒啼哭響起,院內幾人對視一眼,都能明顯感到己方的放松。
不多時,一個女眷走了出來。
先向家主李自明一禮,后又躬身向兩個趙家官人行禮道:“小娘子母子平安,貢獻官人再添一子,恭喜趙家二位官人,再添一外甥。”
這個嘴會說的!
趙三爺和趙四爺,各從袖筒里拿出了塊碎銀,丟盡了女眷的手里,兩人幾乎異口同聲道:“說得好,有賞!”
家主李自明到沒給錢,而是言之今日忙碌的媒婆和李家女眷,都可領的一塊布匹。而每個李家的家眷,今歲的賞錢,再加一倍。
這邊的歡喜還沒有結束,李自明自行一人先去屋內看了看妻子趙蕓,握手安慰了幾句,這才把視線放在了新生的幼子身上。
這剛出生的嬰兒,長得胖嘟嘟的,兩只眼睛遺傳了李家雙眼皮的特征。
當李自明看嬰兒時,這嬰兒也在看他。
“我兒怎么不哭了?”
這邊話語剛落,好像是受到信號一般,那小嬰兒便嗷嗷的大哭了。
大哭不說,還撒了李自明一身的泉水。
是夜,小嬰兒又醒來了。
此時的他同樣沒有哭鬧,而是瞪著大眼睛,視線不斷的掃動在四周,最終把目光投注在月光下,隱約可以看清楚的年輕婦人臉上。
“這就是我這一生的母親嗎?”
小嬰兒的喃喃聲,非常微弱,就算旁人站于此,也只能聽到咿呀咿呀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