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一艘艘小船載著糧草漸漸接近,一袋袋稻谷堆滿整艘小船,看的江岸邊上無數(shù)面黃肌瘦的百姓有些怔愣。
眼角發(fā)紅,喉嚨哽咽,他們目光中不知何時帶出了淚花,他們不知道該怎么表達心中的感觸,因為亂世之下,誰又愿意去容納他們呢?更別提派粥濟民?
負責賑災的是太史慈,此時他已經(jīng)登岸,腰桿筆直,扶著佩劍神色嚴厲指揮著這些士卒以及民夫。
不多時,當?shù)谝慌Z食運輸結束,所有百姓竟不約而同跪地叩首,齊齊呼喚莫楓之名。在他們心中,莫楓或許是救命恩人。亂世中,人命如草芥,沒人能做到莫楓這樣。
聽著那哭訴痛喊還帶著感激的聲音,太史慈扶著佩劍的手指都攥緊顯得發(fā)白,鋼牙緊咬卻又不知該如何面對。他清楚,如今大漢各地難民四起,就算自己主公宅心仁厚,可又能救下幾人呢?
足足良久,太史慈用著略顯嘶啞的聲音道“鄉(xiāng)親們,吃完我們回家,我家大人會幫你們安排好新的家園。”
語出,場面一度失控,無數(shù)的感謝不絕于耳。無形中,當莫楓治世家,斬官員,壓糧價,濟萬民后,莫楓的民望已經(jīng)拔高到一個極其之高的位置,莫楓同樣在灌輸著他們的理念。
而類似這種派粥點共有三個,類似的場景幾乎一直都在上演,從未停止。無數(shù)面如死灰,甚至放棄活下去的百姓都重燃了信念,他們有些盼頭,那就是莫楓能給他們新的生活,新的家園。
當日,無數(shù)百姓登船南下,正式踏入?yún)强ぁ?
短短幾日時間,吳郡在籍人口已經(jīng)接近百萬,估計要不了多久吳郡人口將徹底沖破百萬,成為漢末人口大郡之一。
至于江邊的丹徒,在莫楓的授意下,安排的難民最多,丹徒縣原本人口不過五萬,此時已然發(fā)展至二十余萬,為此郭嘉也得不到清閑,只能臨時被調(diào)過來開始整治。
一縣之地二十萬人口不算少,不過丹徒周圍幾乎沒有縣城,可利用土地很多,而且這里的碼頭已經(jīng)開始修建,部分廠房肯定會修建在此處,如此方能更好的帶動吳郡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