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是主系族人皆到了劇縣。”
“嗯嗯,你去將陳家陳群召來。”
“諾。”
劉凱還不知道陳群現在有沒有關于九品中正制的構想,若是沒有,劉凱不介意提點一下他。
在等待陳群的時間里,劉凱又與這四位文臣商議了一下關于徐州豫州以及揚州的利民政策。
最后決定這三處地方都可以免去兩年的賦稅,并且向徐州百姓耕種用的種子,還承諾他們只要他們去墾荒,那么就擁有那塊土地的使用權,官府不會多加干擾。
劉凱一貫都是軍屯,沒有戰事的時候將士們都下到田里去耕種,只留下三分之一的人訓練,十天一輪換。
糧食早就已經塞滿了劇縣的糧倉,幾處戰略要地糧草也都已經全都裝滿了。
所以對于百姓的收取的賦稅,劉凱根本沒有設置多高。
正討論這些事情的時候,陳群也趕到了。
此刻他正憂心著呢,之前他被張飛抓了,又被劉凱放了,一路上來劇縣的路程也是在漢軍的嚴密監視之下,現如今劉凱得勝歸來,第一天就要見他,他還以為劉凱要問他的罪過呢。
“草民陳群見過齊王殿下,大王千秋無期。”
“陳公子起來說話吧。”
“謝大王。”
陳群見到劉凱的這個樣子,應該不是要去找他算賬,心里便安穩了不少。
劉凱沒有多考慮其他的,直接就對著陳群張口問道。
“陳公子對于目前我大漢的用人選官制度有何看法?”
陳群也不知道劉凱一上來就問他這個是什么意思,但是他是戴罪之身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于是想了一下便張口說道。
“用人,乃治國之本,不得伯樂,安得千里之足。
國家現在的選人制度太過混亂,無法做到讓有才者進,無才者退。
察舉制必須戶籍才能夠讓地方官員舉薦,不過眼下正當戰亂之年,各地戶籍殘缺,百姓流離失所,此制度必定無法再施行下去,眼下我大漢應當制定出一套選人的法令出來,方可解決這一憂患。”
劉凱沒想到陳群現在就對選拔人才這件事情有這么深刻的見解,相必之后讓他著手改良科舉制應該是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了。
“董昭,陳公子這么一說,應該是還不知道青兗兩州施行的科舉制度,你先為他簡短介紹一下吧。”
“是,殿下。”
劉凱說完之后,董昭就把陳群拉到自己身旁,開始向他說著關于科舉制的一切。
陳群一邊聽,一邊覺得一扇大門對著他打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