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也只是略微跟陳群介紹了一下,沒花費多大的功夫,就全部講解完了。
劉凱這才接著對著陳群問道。
“陳公子對這科舉制可有什么見解沒有?”
“回稟大王,能夠想出這種制度的人,真乃大才也,陳群不如他。
不過還有些缺陷,如果能夠補全,那就更加的完美了?!?
剛才對他介紹的董昭一下子沒忍住吼了一聲。
“大膽,黃口小兒你可知道這科舉制正是殿下想出來的?
怎么敢輕言缺陷?!?
陳群一下子就被震懾到了,跪伏在地喊著。
“大王,草民真的不知那是大王的杰作,一時口誤還望大王恕罪?!?
劉凱也不知道會鬧出眼前這么一幕來,只好安撫著陳群說道。
“無妨,寡人叫你前來,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你有什么好的辦法,說出來。
寡人不僅可以饒恕你在潁川的罪過,還可以讓你出仕,幫助寡人選拔人才?!?
“大王心胸真乃天人也。”
“別說這些沒有的了,起來吧,講講你的看法?!?
“是,在草民看來,這科舉制在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非常不錯的了,不過它的局限性太強了。
根本不能夠讓天下人才為大王所用。
草民一共有三點拙見,若有什么不對,還希望大王能夠?qū)捤〔菝瘛?
其一,此制度只針對官府開辦的書院,若那些年紀(jì)已經(jīng)過了進(jìn)入書院的士子,就沒有辦法參與到考試之中,寒門子弟更是無法承擔(dān)家中少了一個勞動力的代價。
其二,這個制度對于士族的打壓太過于明顯,殿下想要成事,務(wù)必要爭取到士族的支持。
其三,科舉制相必?zé)o法在短時間內(nèi)為殿下招募到大批量的人才吧?!?
說實話,陳群說的第一點,劉凱早就心知肚明,第二點,劉凱根本就不在意,只有第三點,才是劉凱的心頭大患。
“不知道陳公子對于這以上幾點,有什么解決的辦法沒有?”
“回大王,若是解決第一點,還是比較容易的,再增設(shè)一門面對不是書院出身的考試即可。
第二點草民認(rèn)為,應(yīng)當(dāng)對于士族再另取一則選官任人的辦法,以舉薦為主最好。
至于第三點,草民覺得可以配合著第二點的解決辦法來實行。
天下士族若皆為大王所用,大王還發(fā)愁沒有大量的官員么?”
劉凱心里現(xiàn)在就只剩下了一句媽賣批,這些世家出身的子弟,三句話脫離不了自身的利益。
九品中正制,劉凱是不可能再去用的,這個制度只是在陳群活著的時候短暫地出現(xiàn)了一個春天,而后就迅速的被世家大族給掌控了。
華夏當(dāng)年之亂,九品中正制要負(fù)上很大的一個責(zé)任。
劉凱既然穿越到了這個年代來,就不可能讓五胡亂華的事情再次發(fā)生。
所謂不破不立,眼下天下大亂,正是一去沉疴的大好機會。
后世之中的歷史上,曹操劉備孫權(quán)皆不敢如此行事,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控到全部的力量,三足鼎立讓這些人消耗掉的精力太多了,不過劉凱不同。
他本就是漢室宗親,光武后裔,軍權(quán)只要都在他的手上,外面也沒有了強敵,屠戮幾個不聽話的世家這種事情,他劉凱未必做不出來。
“陳公子,就沒有什么兩全之策么,這寒門子弟想要出仕,難度可要比世家大的多吧?!?
“大王,可是世家子弟自幼就飽讀詩書,皆能夠擔(dān)任一方的官員,寒門子弟有才者不是說沒有,只是這個比例太低了吧。”
看到陳群如此堅持,劉凱也不知道他是真的沒有什么辦法,還是故意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