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在意,只要李歷往鄴城大牢走一趟,這事情基本就成了。
時間慢慢的向后推移,鄴城內也流傳開來了一道消息。
說是齊王劉凱即將舉兵百萬攻打袁紹,意圖一統北方,到時候必定要殺得整個冀州血流成河。
一時之間,整個鄴城那是人心惶惶,每個人都想著能夠提前跟劉凱這邊搭上線,好讓自己日后能夠保住一條性命,但是難就難在沒有門路啊。
就當這些官員走投無路的時候,又一條消息傳了出來。
說是冀州治中李歷,因為袁紹殺害韓馥一事,一直對袁紹心有憤恨,早早地就棄暗投明,一頭倒向了劉凱。
更是跟因為幫助劉凱才下獄的許攸取得了聯系。
這條消息想要證實其實并不難,李歷兩次進入鄴城大牢為許攸送酒菜的事情,只要有心人一查就查出來了。
這兩天李歷家的門前一掃之前的清冷態勢,一下子就變得熱鬧了起來。
所有來的人都是想要讓李歷將自己的書信幫忙遞交給劉凱的,李歷沒有因為突然有這么多人想要接近自己而變得高興起來,他又不傻,即便是袁紹打不贏劉凱,現在鄴城也還是袁紹的地盤啊,如此張揚,那不是覺得自己活得太久了么。
等到他再去找賈詡派來的探子的時候,探子已經打算撤了,只是言明讓李歷也撤,不然等到袁紹真的注意到了鄴城的不對勁,再想跑就遲了。
李歷認真想了想覺得也是這個道理,便直接奔赴家中,只是收拾了一些輕便易帶的金銀細軟,還有七八個家人,就趁著城門還沒有戒嚴之前,急匆匆的出了城,跟隨著探子一起往青州而去。
李歷一走,那些繼續想要搭上李歷這條線的鄴城官員一下子就撲了空,心里一邊罵著李歷只顧自己活命,不顧他人死活之類的話,一邊又朝著鄴城大牢而去。
是的沒錯,李歷一走,許攸就成為了唯一一個明面上劉凱的人。
一下子群臣的活動范圍從李歷的宅院轉移到了鄴城大牢。
許攸知道劉凱想要借自己來擾亂袁紹的大后方,他之所以同意的原因也是為了能夠逃離這鄴城大牢,保住自己的一條性命。
劉凱不是沒給他活命的機會,只不過這機會只能靠他自己把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