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縣令就來了。
“大王不知道您找老臣有何要事。”
“寡人想問問你從此地到繁陽城有沒有可以不用通行元城跟魏縣的道路,可供騎兵通行。”
這館陶縣令眉頭緊皺了一會兒才張口說道。
“回稟大王,確實有一條小路穿插在山野之間,不過卻是通向陰安城,老臣也不知這條小路是否有其他的分岔口通向繁陽。”
能到陰安就距離繁陽不遠了,不管怎么樣都要比其他的兩條路線節省時間。
“還未曾問及你年歲幾何,身體是否強壯。”
劉凱這突然一問,令在場所有人都蒙了一下,這不是在問路么,怎么半天問起人家的年齡跟身體來了。
“承蒙大王關心,老臣今年三十有八,身體尚可,并沒有什么大病纏身。”
劉凱聽完之后猛地拍了一下這館陶縣令的肩膀。
“好,張繡你現在帶著一隊騎兵跟他一起去查看一下那條小路,看看有沒有通向繁陽城的分叉口,想來日夜不休,后天你應該就能回來了。
若情況真如他所說,我們后天就可以出征繁陽。”
“末將領命。”
說完張繡也不管那個館陶縣令的臉色直接抓起他的袖口給拉出了大廳之外。
張繡走后,張遼跟諸葛亮也請辭回去收拾東西打算立即前往幽州。
劉凱之所以派張遼前往幽州而不是派張飛這些人,主要還是因為張遼不僅勇武過人在智謀上也不弱于一般的謀士。
而派諸葛亮去,則是為了繼續歷練他,整天把諸葛亮放在自己的身邊,周圍有著賈詡徐庶還有沮授田豐他們,會讓這個一直以學生自居的人感覺到不適應的。
益州南鄭城。
一路從北方來的騎兵跟一路從南方來的步卒匯合到了一起。
人數足足有四十萬之眾。
二十萬騎兵加上二十萬步卒就這么從南鄭城出發想著東北的司隸校尉部而去。
領兵的是一個黑衣人,加上一位面貌粗獷的西北大漢。
他們兩身后則還跟著一位興致沖沖的小將。
“父親,我們這次逐鹿中原是不是就能見到趙云了。”
那粗獷漢子竟然流露出了溺愛之色,回答著說道。
“孟起,放心吧,這一次那趙云必定會跟我們有所一戰,到時候為父讓你上前與他單挑。”
“行,就怕那趙云有的只是虛名罷了。那這天下可就真沒有什么意思了。”
突然這面具人張口緩緩說道。
“少將軍還是不要輕視自己的敵人,至于那趙云厲害不厲害,見面了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