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孫王早就想這么做了,只是琴娜一直對他說,暫時不能同漢人撕破臉。所以他才忍住了將司馬懿一行人全部抓捕入獄的念頭。
“好!柯日,立刻將漢朝的使臣給我抓來。”
烏孫王頗有些興奮地下令道。
“大王,萬萬不可啊。”
一個須花白的老臣出列勸道。這個老臣叫別責,已經侍奉過兩代國王了,擅長內政外交,清正廉潔,在烏孫國內擁有崇高的威望。不得不提的一點是,這個別責是當年下嫁到烏孫的解憂公主的后裔,也許是受這段故事的影響,他對遙遠的漢朝一直抱有一份向往親切的情懷,他在烏孫同漢朝的關系上極力倡導和平。
不久前,當他聽說大漢的使臣來到了烏孫,便極力請求烏孫王能乘此機會同漢朝恢復已往的關系。當他聽說烏孫王已經接受漢朝的調停時,平時很少流露喜色的他竟然很罕有地大笑了起來。
今天來參加朝會后,他才知道自己的國王竟然一直在玩把戲,他的國王從來就沒有接受大漢的調停,他所做的一切無非是想蒙蔽漢朝。
然而事已至此,木已成舟,別責便也不想再說什么了,但他萬萬沒有想到,他的國王竟然要扣下漢使,這無異于向漢朝宣戰啊。
別責感到不能再坐視不管,因此毅然出列勸阻。他不能讓戰火在漢朝和烏孫之間燃起,他不愿意看到漢朝的百姓受苦,更不愿意看到烏孫的百姓受戰火傷害。
看到別責出來勸阻,烏孫王并不感到意外。皺了皺眉頭,不悅地說道。
“有何不可?”
“大王,漢使前來是為了和平,我們怎能無故扣下漢使呢?”
別責急聲道。
烏孫王正要喝罵,一旁的琴娜笑道。
“別責老丞相這話就不對了。漢使前來不過是想阻撓我烏孫的大業。”
別責厭惡地看了風騷的琴娜一眼,冷聲道。
“若漢朝派兵討伐,我們該如何應對?”
琴娜嫵媚地笑了笑,說道。
“別責老丞相,你真的是老了,竟然連漢朝此時的情況都不知道嗎?”
別責冷哼一聲。
“漢朝的情況,我比你清楚。漢朝現在雖然正值內亂,但派來使者的代表的是正統。這支漢軍南征北戰無往而不勝,連彪悍的游牧民族烏桓、匈奴、鮮卑、羌人皆臣服在其腳下。
而且之前路過我國的那支西涼軍,明顯就是因為漢朝的亂事快要結束了才離開涼州,根據這支漢軍歷來的作風,他們絕不會善罷甘休。”
琴娜的臉色變了變,眼眸中閃過一絲冷意。
烏孫王猛地一拍王座,赫然站起,指著別責怒聲吼道。
“夠了,別責,你公然在我烏孫王宮為漢朝說話,你到底是漢朝的官員,還是我烏孫的丞相?”
別責連忙跪在地上解釋道。
“老臣當然是烏孫丞相。老臣說這樣一番話的目的是不想我烏孫為了蠅頭小利而結下漢朝這樣一個大敵啊。”
烏孫王冷哼一聲,繼續狂吼道。
“我不認為漢朝是多么強大的敵人,不要說漢朝現在無力西顧,他就是真的派兵來了,我烏孫的勇士也定能將漢軍殺個片甲不留。”
“大王”
別責流露出焦急的神情,還想再勸說烏孫王一番。
結果烏孫王不耐煩地一擺手,喝道。
“來人,請老丞相下去休息。”
兩名王宮親兵入內,朝別責做了一個請的姿勢,還算有禮。
別責見烏孫王聽不進勸告,不禁嘆了口氣,轉身走出王宮。此時的他顯得格外蒼老。王宮內的大臣們許多流露出幸災樂禍的神情,當然也有一些人流露出同情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