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上次報考的研究生被溫眾市醫科大學錄取了,前段時間太忙了,要準備各種事情,沒顧上回家,也沒有主動聯系你們,這周元旦放了三天假,我打算回趟家,你跟爸都還好吧!”莫林激動地說著。
“我跟你說,我們買了……”老莫在一邊正要說,被蘭嫂給打斷了。
“好的兒子,你趕緊回來,我們都想你了!”說完蘭嫂掛斷了電話。
“你也不知道這個房子來之不易,總得有個儀式感吧,你就這樣告訴兒子,那他回家的心情又不一樣了,等他回來再告訴他。”蘭嫂看著老莫說道。
“行,我沒意見,這么多年都聽你的,也不照樣過來咯!”老莫看著蘭嫂的臉說道。
“老家伙,去你的!”蘭嫂批撇了老莫一眼。
“好長時間都沒有看到兒子了,雖然現在的信息這么發達,不時還能跟兒子能打個視頻啥的,可我總覺得兒子在身邊踏實!”蘭嫂嘀咕著。
“兒子長大了,那總得有自己的空間,得有自己的想法,我們這樣一味地去抓著他不放,那他什么時候才能長大?所以我說吧,這都不是些啥重要的事,他不打電話那肯定是有原因的,臭小子該不會是找對象了吧!”老莫說著就笑起來。
蘭嫂“八成是,不過現在孩子也長大了,學習固然重要,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還是可以找對象的嘛!你咋那么老套呢?”
老莫“你今天倒成個文化人了!”
蘭嫂“可不是嘛,馬上就要搬進城里了,可得有個城里人的氣派不是,免得別人笑話我土!”
老莫“哎吆,這越說我還覺得有那么點意思啊!”
張奶奶去世后,兩個女娃莫林的大姐跟二姐也長大成為了人母,只有莫林還在求學的路上。一家人正在向貧窮的年代一步步告別。
張奶奶在別人眼里那是一個成功的女人,可是在成功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做兒女的是沒辦法理解,當然張奶奶也不會讓兒子或是兒媳婦知道。
改革開放以后,人們也都相繼出了遠門,告別了世世代代靠土地生活的歲月,人們會選擇性地種地,春天田里勞作,除了冬季,秋季豐收后也會在外地打工,日子一天天的好起來。
莫林奶奶張奶奶已經年過半百,但是說起話來還不是很糊涂,只是叫不出人的名字。
在上大一的時候,張奶奶第一次生病,唯一的愿望就是想莫林了,莫林當時有些手頭準備工作要做,耽誤了一天,沒趕上回家的末班車,得知張奶奶病情好轉,才放下心來,誰知第二天張奶奶的病情惡化,等到莫林趕到時已經不認識莫林。那是莫林生平最遺憾的事,沒有之一。
所以考完試后,沒有選擇跟沈秀在一起,而是第一時間選擇了回家,他想第一時間看到爸媽,學校里是這樣,將來工作了希望也會這樣。
世界上遺憾很多,但爭取的去彌補,哪怕有一天遺憾的窟窿還沒有完全補上,那也比最開始小很多。
在回來的路上,莫林也跟沈秀說了,沈秀也答應了。
十家灣這個養育了幾代人的地方,土路后來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對沿線的路段進行改造,以前狂沙滿天飛的土坑,如今成了抹了發膠的柏油馬路,這里的人們不再滿足當下,好多人都搬走,就像是一場夢,一夜之間偷走了這里的一切,只剩下零散的幾戶人家守護著十家灣,其中就包括莫林。
還有些事沒有處理完,老莫去了市上,莫林回家已經是晚上十點多的樣子,村里的燈都熄滅了,唯有莫林家的燈還亮著。
燈火下有一個時隱時現的影子,不錯,那就是蘭嫂,莫林的媽媽在等著兒子的回來。
“媽!”莫林沒有過多的語言。
“回來了!”蘭嫂一臉的高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