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涼,天氣爽。
越往北,涼風來的越早一些,七月初,綦國境內,已然開始涼爽了起來。
葉藉帶著驍果軍、元域府軍、北衛(wèi)域府軍、西衛(wèi)域府軍、新編第九府軍,開拔北行,想要在初冬降臨之前,結束這場戰(zhàn)爭,徹底滅掉綦國。
乾國不知道,綦國后手的準備,不知道他們新占之地,已經又有了些‘新客’,更不知道寒斷山脈北方,天狼衛(wèi)帶著火種、糧食,準備著一次以防萬一的遠行。
綦國自然也不會知道,這個時候楚斐已經先行三天,搶先北進,選擇從他們遇到那支元臻部精銳的來時路線,繞到元水后面,去給元水一線綦國守軍,來上一場突襲,然后再來上一場阻擊。
雙方彼此都有自己的打算,也都可以預見一些敵人的打算,但皆是不得盡知,成敗之事,唯戰(zhàn)決之。
“龍驤軍、熾羽軍,隨我繞行敵后。其余四軍,直接北上,與元水南岸鵝頸灣一線,與我呼應。沿途諸事,各軍主將一起商議,長史田陌決斷。”
離開寒山關往北七百余里,楚斐便是開始分兵,準備自己帶著兩軍輕騎繞行,其余四軍留待元水南岸呼應,并準備隨時渡河。并將剩余四軍的指揮權、決斷權交由田陌掌管。
“喏。”
眾將領命道。
青州刀騎一萬五千人,山寧鐵騎一萬人,都不是標準的建制,因為以前他們是有著自己的屬軍的,步卒軍、后備軍、后勤軍皆有,而且每一軍都和他們本身騎兵的人數相當,甚至更多。
而現在只是將這共計兩萬五千輕騎,劃給了楚斐,成為百戰(zhàn)軍的一份子,至于其余屬軍則仍留守原駐地,并沒有到北境來。
這兩軍的領軍之人也不是陌生人,青州刀騎由原林執(zhí)副將,也是林家家將的林喆率領。山寧鐵騎,倒不是王安了,王安是遼北邊軍副帥,傷了一只手臂后,已經不再統(tǒng)領山寧鐵騎,而今是在東線大軍之中,帶著后備軍壓陣。現在領軍的是半年前調往遼北邊軍的張允徹,楚斐的結拜大哥。
這兩人,自然都不會對楚斐的帥令,有什么質疑。
至于百戰(zhàn)軍這邊,就更沒有了。
田陌從百戰(zhàn)軍建立伊始,便一手掌管大軍的操練,即便楚斐在,臨陣迎敵,或者操練模擬之事,也仍舊是田陌在指揮戰(zhàn)斗、軍陣演變等,在百戰(zhàn)軍之中,只有其威嚴和地位,讓諸將士信服。而今他也是整個乾西百戰(zhàn)的長史,地位僅在楚斐之下。
“諸位,咱們元水城外再見。出發(fā)!”
楚斐對著諸將一拱手,龍驤軍、熾羽軍,整齊的列成兩道長龍,跟隨在楚斐身后,向著拓苦魯山脈南麓行去,此行他們需要進入山地,大軍難以騎馬穿行,他們這兩軍人馬,盡皆步行前往。
索性有著之前一個月的行軍經歷,這些將士們倒也都能適應得了。這也是為什么楚斐帶著這兩軍,而不是破陣更強一些的青州刀騎、山寧鐵騎,一同前往的原因。
固然他們成軍時間更長,單獨一軍的戰(zhàn)斗力,也比這兩支本就為輔助虓虎軍成立的隊伍,更強。但是他們也早已習慣了乘騎戰(zhàn)馬,這種跑步奔行的行軍方式,對他們而言太過陌生,速度也將更慢。
不然這兩軍,搭配龍驤軍、熾羽軍二者之一,人數便已足夠,戰(zhàn)力也更加強些,戰(zhàn)斗方式也更加均衡一些,才該是最合理的分兵之舉。
至于冠武軍和虓虎軍就算了,后者是重甲,這種奔襲的路上,沒法帶上他們的重甲,也發(fā)揮不出他們的最大作用。而前者,則是楚斐有意留下的,畢竟這是百戰(zhàn)軍最強的戰(zhàn)力,留給大軍以備萬一。
這個萬一既是行軍途中可能會突發(fā)的戰(zhàn)斗,同樣也是以備他們在元水北岸突襲不順利時,冠武軍可以強行渡河,給予他們支持,讓大軍可以順利渡河,去完成他們的任務。
“藍小塵,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