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嚕嚕!”
“呼嚕嚕!”
“呼嚕嚕!”
“大叔,再來一大碗面,多加醋和蒜!!”
響亮的女童聲響起在同平城鼓樓大街西李家面館兒里,惹得食客們哄笑出聲,紛紛看了過來。
便見一個頭扎兩個沖天髻,看起來只有十來歲的女童,穿著雖樸素,但紅彤彤的臉蛋上一雙滴溜溜的眼睛笑成了月牙兒,看起來頗為喜慶。
此刻她正舉著一個大海碗,吸溜吸溜的喝著面湯。
只是有些奇怪的是,衣著普通的女童身邊坐著的老人,卻是衣著華麗。
然而老人的面色并不大好看,似是無奈又似是后悔,仿佛在猶豫著,是不是甩掉這個丫頭……
見他如此,面館兒里一老婦勸道“老丈,你家孫女兒雖吃的多些,可老身看你也不像缺這點銀錢的人。小姑娘這般討人喜愛,有孫女如此,原是福分。”
另一中年男子呵呵笑道“誰說不是呢?能吃是福!再說,孩子也不胖啊。”
聽著這七嘴八舌的聲音,老人臉色愈黑,不過不知為何,終究還是忍了下來,對面館兒老板說“再給她上一碗吧。”
他真不是吝嗇之人,之前也是放開了讓小丫頭隨意吃飽。
可是,誰知這小丫頭實在是……太能吃了!
能吃的有些恐怖!
尋常成年人吃一兩碗也就飽了,可這丫頭,好似無底洞一般,可以生生吃下八大碗,還不算飽。
老人素來講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之前在落腳城鎮里都是在最好的酒家吃飯。
可是才走到一半路,他身上的銀票就不夠使了。
如今,只吃的起街邊小店。
但若按照小丫頭這種吃飯飯量,他們很快就只能在野外打野味兒對付了。
要不是過了同平,往西再行不到百里,就可到達榆林城,以他的身法,不用半日即到,老人真要考慮,是不是遺棄了這個憨包飯桶!
當初怎么就挑了這么一個……
不過,再一想,若非這般能吃,這般歲數的小丫頭,被他從千里之外帶著,不眠不休連續幾個晝夜趕路,怕早就奄奄一息了。
又怎會像現在這樣,只要給吃的,瞬間生龍活虎!
“嗝!!”
一個響亮的飽嗝,小女孩在又吃了一大海碗面后,終于心滿意足的揉了揉肚子,笑的滿臉花開的同老人道“翁翁,你真是個好人,我在家時總吃不飽。爹爹沒了娘又病倒了后,這是我吃的最飽的幾天!”
老人無言以對,可旁邊看熱鬧的人卻漸漸覺得不對了。
那最先出口的老大娘不動聲色的看了錦衣老人一眼,然后問小女孩道“囡囡,你家在哪里?怎么來同平的?”
小女孩感謝老婦方才的仗義執言,睜大眼睛聲音響亮的答道“耶?老嬤嬤怎知我叫南南?老嬤嬤,我家在臨淄雨花街寧家老宅,是翁翁帶我來的!這里叫同平嗎?我沒聽過這個地方。”小丫頭樂呵呵的左右打量了番后,揮手道“這里也很好,嬤嬤和叔叔們都好,面也好吃!”
此言一出,面館兒里原本看熱鬧之人都變了面色。
同平自古出刀客,民風彪悍而純樸,連尋常百姓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些任俠之氣,好打抱不平。
此刻聽聞一老翁帶著一小女孩跋涉千里出行,用膝蓋想都有問題。
老婦已然肅穆起面色來,一邊狠狠盯了老人一眼,一邊又問道“囡囡,你出門家人可知道?”
小女孩兒抓了抓頭發,有些心虛的小聲道“應該知道吧?我讓街口的柱子帶話給我大姐了……”
“啪!”
之前仗義直言的中年男人聽到這再也聽不下去了,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