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投入枯井,偽裝成自殺。
先皇得知太子惡劣行徑,大怒,削去太子之位,囚禁宗人府。
當年燕溪風雖小,卻親眼目睹這一切,所以他恨燕皇,他為了報復燕皇,要親手毀滅這個國家,讓他淪為亡國之君,讓他當年費盡心思得到的皇位在他手中崩塌。
誰知...終究是沒等完成報復。
所以燕溪風就如同失去了人生目標,不知所措。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同樣的,可恨之人,曾經也必受過可憐的遭遇。
隨著燕皇駕崩的消息傳遍燕都城,百姓一片悲鳴,上下哀鴻,家家開始張貼白紙,以示哀悼,街道上的一切酒樓、青樓也不敢開張,百姓們也身穿素色衣服,呆在家中。
巡視街道的不良人一身戎裝,頭上綁著白色喪帶,嚴格的巡視州府,新君未立,現在誰都不敢掉以輕心。
此時皇宮內,文武百官已經集結午門,隨后陸續進宮,跪在了殿外,等待著遺詔的宣讀。
寢宮內,三位重臣和燕玲瓏來到了書桌前,總管太監親自打開錦盒,里面果然是遺詔,不過驚奇的是,竟然有兩份遺詔!
門下侍中徐逍疑惑問道:“孫公公,這兩份都是陛下留下的遺詔?”
總管太監點點頭,并道:“上面一道是昭告天下的遺詔,內容是選定新君。下面那份遺詔,乃是陛下留給鎮國平陽公主殿下,并吩咐奴婢,需要在三位大人面前,當面公示!”
燕玲瓏并不知道遺詔上的內容,燕皇的死也出乎她的意料,此時她的內心也很焦慮,不知后續計劃該如何開展。七夜年紀太小了,才兩歲半,燕溪風還尚在,難不成要直接推七夜上位?
“兒臣接旨!”回過神的燕玲瓏跪下接旨。
三位老臣也跟著跪下接旨。
孫公公取出第二份遺詔,念道:“奉天承運皇帝,昭曰:鎮國平陽公主燕玲瓏,淑慎性成,貴而能儉,雍和粹純,敦睦嘉仁,加封食邑十萬戶,封地北江郡、北海郡、徐郡。六萬羽旗軍為其封地私軍,不受朝廷調度,待新皇登基,方可調用。欽此!”
燕玲瓏一怔,這竟然是陛下加封她的旨意,不僅提高了食邑數量,達到了驚人的十萬戶,而且還把燕國最北面,和大夏接壤的三郡都封為她的封地。更驚人的是羽旗軍為私軍,羽旗軍既是燕都城外的護城大營,乃是保護燕都安全的最重要的力量,此時竟然賞給燕玲瓏為私軍,禁止朝廷調度。
有了封地,有了兵馬,這是逼燕玲瓏篡位嗎?
三位重臣面面相覷。
這時,孫公公道:“公主殿下,先皇陛下彌留之際,讓奴婢轉告殿下,好生輔佐皇孫,他是燕國未來的希望啊!”
燕玲瓏立即明白,自己的父皇之所以安排這些事,其實都是為了皇孫做準備,而不是讓燕玲瓏篡位!
三位重臣也立即明白了陛下的用意,燕玲瓏想篡位做女帝可沒有那么容易,就算羽旗軍劃給她當私軍,她想篡位也困難重重,名不正言不順。而且旨意最后面一段話,待新皇登基,方可調用,單單這一條,就杜絕了燕玲瓏篡位的可能。
陛下封賞這些,根本原因是讓她輔助皇孫長大,燕長卿被燕皇盛贊為好圣孫,乃是燕國未來的希望,而要確保皇孫將來能繼承大統,燕玲瓏握有的力量就是最大的保障。
“兒臣接旨,必定護持皇孫成長,請父皇放心!”燕玲瓏接旨謝恩。
隨后,孫公公又將第一份圣旨取出來,并道:“公主殿下,三位大人,這份這便是冊立新君的遺詔,文武百官已經入宮等候了。”
燕玲瓏道:“去請太子,早立新君,穩定局勢。”
隨后,眾人移步走出寢宮。
禁軍也將燕溪風請了過來,他眼睛通紅,臉上有一種茫然的情緒,似乎失去了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