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那兩個(gè)兒子也步入了中年。
他們竟然連過年過節(jié)也不肯回來了。
烙餅烙完了,都圍著桌子坐好,沈月月一邊給孫奶奶遞烙餅,一邊道:“那你就沒有去找過他們嗎?你是他們的親娘,他們沒有道理不管你。”
“唉,也去找過,我們街坊帶著我去過一回,他們倆都給了我一些錢,就讓我回來了。”孫奶奶嘆著氣,“兒媳婦也不太喜歡我,所以我也沒有再去。”
“光給錢怎么行,也要多陪陪你才對啊。”沈月月道:“如果相處不來,可以賣了你在這里的房子,去城里買一個(gè)小的,你一個(gè)人住,住近一些就行了。”
“他們啊,大概是忙吧,也想不到這些。”孫奶奶搖搖頭,“算了,不說了,咱們好好吃飯,我是真喜歡這樣一家人在一起吃飯的勁兒。”
“喜歡就行,你就安安心心在這過個(gè)年吧,其他的,咱們明年再說。”
孫奶奶在洛家安頓了下來。
每天跟著沈月月一起做做飯,說說話,過得十分融洽。
在這樣的氛圍下,大年三十這一天也終于到了。
從清早起來開始,外面的鞭炮聲就沒停過,一會兒這家放,一會兒那家放,噼里啪啦都是熱鬧勁兒。
洛七七本來也想放,可是看見小黑被鞭炮聲嚇得汪汪叫。
他還不放了。
沈月月和孫奶奶在家拌餡兒包餃子。
洛之何拿出自己寫好的對聯(lián),也一一貼了出來。
都是簡單易懂。
屋里門上貼的是一對長的:紅梅點(diǎn)點(diǎn)盤瓠傲霜隨歲去,麗日融融天蓬報(bào)喜伴春來。
外面大門上貼的是一對短的:舊歲又添幾喜,新年更上一層樓。
除了這對聯(lián)外,洛之何還寫的很多福字,分別貼在門上,墻上各處。
貼得這個(gè)小院里是喜氣洋洋,別是一番氣派。
吃了飯,沈月月拉著洛七七出去逛。
看見別人家也都是一番新氣象。
整個(gè)北山村,又是白色的雪,又是紅色的對聯(lián),還有到處都是鞭炮燃過的味道,處處都是新年的氣息。
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最快。
仿佛就那么一眨眼,這一個(gè)大白天就過去了。
到了晚上,喜歡放炮的人家是更厲害了,一陣一陣噼里啪啦響個(gè)不停。
而且老規(guī)矩,大年三十這一天,是要徹夜長明的,家家戶戶都點(diǎn)著好幾只燈。
這樣,整個(gè)北山村都亮堂堂的。
昏黃的光映著潔白的雪,瑩瑩暖暖的那么好看。
鞭炮一直響到了后半夜,總算安靜了一會兒。
這時(shí)候,洛七七已經(jīng)睡得很沉了。
沈月月搓著手從外堂屋進(jìn)了里屋。
洛之何趕緊拉開被子給她蓋上,“怎么樣?孫奶奶睡了么?”
“睡了,人老了,精氣神不如咱們年輕人,讓她好好睡吧,咱倆守歲就行了。”
洛之何哼笑,“算了,這大黑夜的,守歲不守歲誰能看得見。咱們也躺下來,等初一早點(diǎn)起也就行了。”
想想也對。
沈月月靠了洛之何的肩頭,“之何,明天是要拜年去的吧?”
“可不。”
“都去哪兒啊?”沈月月還沒有經(jīng)歷過這種拜年的氣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