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弄了一會兒自家的閨女,待朱霖來喊,駱濤這才麻溜兒的起床。
一日三餐天天重復,一日一宿夜夜喊累!
身體機制略有點差強人意,這鍛煉就不能有一刻馬虎,簡單洗漱一下,飯也顧不得上吃,就在院子里先打了一套太極拳。
長期的實踐,讓駱濤知道練這玩意兒可比吃什么保腎丸,喝什么虎骨酒強太多了。
既不會產生物理傷害,也沒有化學反應,真正做到了延年益壽。
當然,什么事都不是臨時抱佛腳就可以解決的。
昨兒夜還是銀銀艷語,今兒一早打一套拳,元氣就能恢復?這不是鍛煉身體,這屬于修仙。
什么事都要節制和堅持,沒有一個度,再好的身體總有吃不消的時候。
老爹駱少逸偷學的這套太極拳,駱濤找人了解了一下,再知道是武式太極拳,是武禹襄先生在趙堡太極拳和楊式太極拳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練功方面的感悟而創編的拳式。
樸實無華,人稱干枝老梅。
與人交手,不重招數外形,注重接勁打勁,能做到制人而不傷人的地步。
太極拳的延續創新,都不離道家理念,中醫思想,勤修苦練之后可以做到祛病健體,延年益壽。
武式太極拳則開創了新的太極拳路數——文人太極拳。
不光有道家養生、中醫保健、練武強身,還包涵著儒家文化。
武禹襄不光是位武學大家,他還是一位古代標準的文人,家族世代傳文習武,兄弟三人,皆是文武雙全。
他的兩個兄長進士都是及第,他本人也是秀才公。
這也就能說清了武式太極拳為什么含儒家文化要義,拳架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體態端莊,從而達到養身,修身,強身的功效。
武氏其拳宗法清初的王宗岳,(三豐百年后,三豐太極拳集大成者,亦是趙堡太極拳宗師。)其拳法自然精妙,自然有其獨到之處。
不過,駱濤所習武式太極拳,只能說練其行,不得其真義。
常年習練鍛煉身體可以,要說拿來跟人逞兇斗狠那就屬于老太太上吊——想死。
用太極拳來打架,也不是不可以,不說多的起碼得練幾年太極樁,把基礎給練扎實了。
下盤軟綿綿的,一走路檔都晃蕩,架還沒打,褲子先濕了。
別要說什么年輕人不講武德。
小丫頭把著正堂的木門,探出頭,對著院里練拳的駱濤大喊:“爸爸,您還不吃飯,一會兒可就沒有了。”
還有幾式就要結束,這時候沒必要前功盡棄,駱濤還是專心練著拳,背對著她問道:“怎么了丫頭?”
“媽媽說,吃剩下的飯過會兒要喂石榴,您快點。”
這話一說出口,駱濤沒氣過去,孩子是故意呢還是故意的?
大清早起就開始埋汰他爸。
駱濤拳打的很穩,內心實則很亂,想著過會兒飯不會真喂狗了吧!
朱霖見小丫頭瞎胡說,一把把她拽進了屋里,按著她坐在板凳上,“胡說什么呢,趕緊吃飯,你看你哥哥都吃了兩碗了,……再不好好吃飯,你就是想挨揍。”
小丫頭今年四歲了,正是好動的年齡,她吃飯的時候不能有別的動靜,不然小家伙一定要去看看。
每天吃飯從來就沒有過老老實實,追著喂飯都是常事。
俗語說:三歲四歲有點煩,五歲六歲老搗蛋,七歲八歲狗都嫌,九歲還有大半年。
她現在就處于討人嫌的年齡段。
說著往小丫頭遞了一勺米粥,小丫頭含在嘴里,腮幫子鼓鼓的,左看右看非常愜意地咀嚼。
待她嚼完,“我才不想挨揍呢,你剛才就說要把飯喂石榴,媽媽不能騙小孩。”
小嘴又開始叭叭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