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主誠心要賣房子,程恩妮爽快,過戶辦得很順利,一轉眼,程恩妮就是有自己房產的人了。
說實話,于楊心里怪羨慕的。
人比人氣死人,不過這人是他妹妹,羨慕之外,更多的是與有榮焉。
“有三間屋子呀,給我留一間吧,我寒暑假來你這里玩也有個點兒住。”回到小院,于楊美滋滋地規劃起房子里分配來。
“要是干媽能容忍你寒暑假都不回家,不管是哪間屋子,你都隨便住。”程恩妮到處看了看。
昨天她說不要的家具都已經不見了,家具搬空的地方也已經仔細打掃過了,屋子顯得既空且大。
里外轉了一圈,程恩妮已經打算好房子要怎么改了。
這就是普通的民居,因為陸續有大學選址在這里,才被納入城市規劃,自來水雖然已經接到家里,但院子角落里依然有一口搖井。
廁所也接入了城市公共排污管道,不用像早幾十年一樣往外擔糞。
但當初改建的時候,不管是自來水管道還和廁所都修得挺粗糙的。
如果是租的房子,差不多忍忍也就過去了,但自己的房子,程恩妮打算找人重新翻修一下,至少要讓自己住得舒服一些。
屋后的菜園子程恩妮打算保留著,前院靠墻的水泥要挖開,砌個花壇,程恩妮打算種上些花草。
屋子的格局還算不錯,一排三間屋子都朝南,客廳的糧倉拆了,能改個北向的客房出來,次臥程恩妮打算用作書房。
廚房要大改,程恩妮還是習慣于以后的爐灶,她以后一個人生活,肯定也沒時間砍柴燒或者是定時換煤什么的。
還有高度合適的工作臺和洗碗槽,都是不可或缺的。
真正跟程恩妮相處起來,于楊才發現程恩妮的變化是真的大,別看平時話不多,但做起事來十分有決斷,且風風火火,于楊自愧不如。
過好戶的當天下午休息,第二天一早于楊跟著程恩妮到了勞務市場。
六點鐘的勞務市場,人擠著人,全是蹲在市場門口等著老板喊著去做活的人,做什么的都有。
于楊還是頭一回來這種地方,站人一堆滿著渴望,等著被選中的叔伯面前,很有一些無措。
不過程恩妮沒急著上前,而是等人一批批被挑走,大概七點多的樣子,才過去挑人選人。
“你不是想賺錢嗎,在這里做私人中介,你拉個建筑小隊,把人員配置合理齊全一點,幫著談好價格,中間抽成賺差價就行。”程恩妮邊找,還邊給于楊出主意。
先前來挑人的,大多是工地的小包工頭,拉人都是幾十個一車地拉走。
于楊傻眼,“私人中介?”
“對,就是中間人。”最廉價的工人肯定已經被選走,但技術最好的不一定都被選走了,程恩妮一點也不急。
“這是最不需要成本的買賣,你要是想試試,明天直接過來,先看幾天偷摸跟人學學,反正我們還要在這里呆一陣子。”
于楊沉默地打量著圍在他們身邊的農民工,看著他們木訥不善言辭的臉上,寫滿了選我,但大多數都只是渴求地看著前來選人的老板。
當然也有主動上前的推銷自己的,往往這種人會更快地被人喊走。
程恩妮冷靜得很,她按自己的要求,技術在她這里不過關的不要,技術好但要價高的也不要,遇到合適的,談好工作時間和價絡,就讓人先在一邊等著。
大工砌墻、抹灰的,小工臨時工很快就被程恩妮找齊。
他們都有自己的家伙事,等拿齊了東西,程恩妮就安排于楊把他們帶回小院。
程恩妮則是領著在門口喊的三輪車,帶著位大工往建材市場去買材料。
于楊趕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