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下,徐輝祖趕忙招呼眾人繼續喝酒,朱允炆趁機帶著徐瑾撤下,奉天殿有著后門,眼下正好適合他。
“萬歲小心臺階,”徐瑾扶著朱允炆小聲說道。
朱允炆沒有醉,但就憑他喝酒就上頭的臉色,徐瑾實在不敢大意,出了門后就立馬過來扶住了,小心翼翼的伺候著。
“沒事兒,朕沒喝多少的。”朱允炆手搭在徐瑾臂膀,嘴上卻說道。
夜晚的皇宮靜謐而又空靈,白天忙忙碌碌的干活的人此刻都看不到,整個大殿外空空蕩蕩,矮小的花草有,但是稍微高大一點的樹木卻卻怎么也看不到。
這些樹木看著是好看,但是在皇宮建立之初就從沒有考慮過,原因還是因為要防刺殺。
越高大的樹木,樹冠也就會大,里面能藏人地方也會越多,就這樣還不如一刀切了,皇宮里也就從沒種過樹。
“找個地方,做一會吧,”朱允炆撫著額頭輕聲說道,還沒走多遠他就有些頭疼了起來,眼下都還在外廷呢,沒到內宮,他就有些想吐的感覺了。
他猜測可能是剛才喝的太急的原因,否則沒道理幾杯酒下肚就這樣了,現在他就想找個地方安靜的坐上一會,緩一緩。
“陛下,前面好像是有一個亭子,咱們去那吧?”徐瑾抬眼望去,他隱約記得,前方好像是有一個亭子間的。
朱允炆點點頭,他現在是強忍著,盡量想著不說話。
夜宴很成功,他就說嘛,徐瑾的安排是多余的,還是那句話,都是朱家人,沒那么多解不開的仇恨在里面,需要當面怎么樣。
有什么風吹草動,楚王也能及時得到消息來通報的,既然他沒得到消息,那自然就是籓王們都大致同意了安排了,現場的氣氛也反應了這一點。
至于他說的安排有能力的宗親入仕,他會照顧一二,這也是他的真心話,雖然情勢一直在變,他也基本掌控了朝堂的局面,不像當初剛來時那么彷徨了。
當初他人生地不熟,只是有著一個皇帝的名頭在,就連百官他都認不齊,如此情況下,他想著引入宗親,現在情況變化,他也一直沒有改變這一想法。
宋朝基本每一個皇帝當朝,都會有上一代的王爺作為朝野支撐,保障皇位傳承的穩定,軍方、朝堂都會有趙家的人,但是大明卻是始終沒有繼承這一傳統。
還是籓王的政策一開始就走岔了路,歷代君主都忌憚于宗親,情況在朱棣之后更加明顯,他那一脈以籓王身入繼大統,轉過頭來自然更加忌憚別人也有樣學樣,給他也來個“靖難”。
所以才至后來,有大明宗室全部當豬養的后果,這種情況,一給國家財政增加的負擔不計其數,二國家傳承全靠文官保障,失去了平衡。
一旦幼主繼位,就是新一輪的文官勢力的大漲,明英宗發脾氣可以發大軍攻韃靼,而到了萬歷久只能罷朝了,情況還不明顯嗎?
王朝最多的也就只是走了三百二十年,大明就更短了,只有兩百七十多,這一切他都明白,很清楚,但是盡管如此,他還是想試一試,有著他在,能不能讓大明皇室永遠的走下去,百姓也能少一次王朝末期的動亂。
這對百姓來說又是一次互惠互利的舉動,朱室能得尊榮,庇護眾生,百姓能得實惠,少了動亂,何樂不為呢。
對他來說,這也是一項挑戰,就這么短短的一年,他就有些怠政的跡象了,還不給自己找點事情做?
雖然他休息的時候很爽,每次都告訴自己這是最后一次,或者以無事來安慰自己,但是他自己內心很清楚,再這么懈怠下去,他之后越來越懶,越來越不想動,不會有改變的。
休息只有一次和零次的區別,能重新站立起來的都是有毅力的人,他希望自己也是!
在亭子間已經坐了一會兒了旁邊徐瑾一直小心伺候著,時不時地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