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應天府衙門的一個外甥的小舅子的弟弟說,朝廷那些官老爺們一個個都捧著那東西,寶貝的跟個什么似的!”
一個瘦小的漢紙勾著頭神秘兮兮的說道。
這他真沒撒謊確實有這個邸文下發,至于應天府衙門里的外甥的小舅子的弟弟,這誰會去問?。栆膊恢朗钦f誰!
難道吹牛逼還犯法了,那讓那些官老爺把他給抓走得了,到時候問問太祖爺他老人家同不同意,洪武三十年這南京城本土的百姓都快被太祖寵壞了,有事無事就喜歡拿著家里的“大誥”說話。這可是民告官的利器?。?
旁邊一個大爺年老成精,聽出味道來了,甭管有沒有聽說這件事。先把他的氣焰打壓下去再說。
老人家中氣十足的拍了拍瘦小個子的腦袋說道“小伙子你這消息早過時了我老人家已經聽說了,是朝廷要立宰相了,你說那些官老爺能不捧著當個寶貝嘛?”
瘦小伙子一臉羞澀。
本來還準備指點江山一番的,消息過時了?不會吧!
“那你知道朝廷為什么要力嗎?!笔菪h子有些不甘心的重新問道。
老人家也是久經江湖,就算不懂,也要說他個一二三出來
“這誰不知道啊。還不就是那些官老爺們想要做宰相了,逼著皇帝的。”
“皇帝年紀輕,也是不容易啊,太子死的早。太祖一死還給這些老臣子們欺負?!?
說到這里老人家略顯遺憾的搖搖頭,當初的太子多好的人啊!講仁義,有威望,又能服人,要是他還在的話怎么可能會出這種事情!
老人家卻沒想過,真要是太子還活著,現在坐在臺前的怎么可能會是朱允炆,說不定太子都沒他的份,畢竟上面還有個嫡子,朱標太子最講儒家嫡長子文化了!
聽到這里,瘦小漢子就有得聊了,嘴角一撇,不屑一顧的說道“你懂什么,我那應天府衙門外甥的小舅子的弟弟和我說過,這事情是皇帝要辦的,大臣們也是極力勸阻不得才同意的!”
“那你說說,皇帝為什么要做出這種事!”老人家也不以為意,隨口問道,相信他是給不出原因的,這孩子還是太年輕??!閱歷不夠,不知道人心險惡,這些官老爺們就更險惡了!
事情也不出他所料,瘦小漢子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最后逼到不得已才崩出一句,“皇帝老子的事情,我怎么知道!”
老人家搖搖頭,嘆息了一聲,道“世間險惡啊!世間險惡,年輕人還要鍛煉??!”
這只是南京城里微小的一幕,實際上今日的南京城才格外的熱鬧,不光是平頭百姓,士子官員們的討論更加熱烈,只不過是太祖定下的規矩,士子不得議論朝政,這才讓他們議論的時候多了分小心,也讓別人輕易就看不著了。
他們有的說朱允炆是圣君臨塵,懂得啟用賢臣,有了建文皇帝后今日的文官們就要站起來了!
朱允炆就是個當皇帝的,他懂什么治國!
有的說這些六部大臣不當人子,太祖定的祖訓,人一剛走,就慫恿陛下下這樣的決定,這是枉顧君恩,大明朝的蛀蟲,還是要他們這些莘莘學子們才能挽救這偌大的帝國。
沒錯,事情決定是朱允炆下的,話題也是他挑起來的,但是整個大明官場沒有一個人覺得這是他的本意,甚至有些對時事敏感一點的平民百姓都是這么覺得,就比如之前那個老人家,有些激進的已經喊出了天誅國賊,要去籓王領地去搬搬救兵!
這就是眼下的大明朝,各行各業都是欣欣向榮,蒸蒸日上,每個人都是懷揣著對未來的幻想,單純而又善良,國民如此,國勢也如此!
連后世被嘲笑到泥土里的軍戶們,此刻也是對此忿忿不平,他們還沒被地主軍官們壓彎了腰,沒被現實所打倒!
現在的一代人,都是跟著太祖、跟著徐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