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所在的地方名叫上喬鎮。
上喬鎮的歷史可追溯到南北朝時,之所以得名,是因為這里是喬河的上游。
有上游就有下游,與上喬鎮對應的還有一座下喬鎮,喬河長五十余里,繞過下喬鎮的小渡口匯入內西江。
陶家則座落在上喬鎮的鎮下。上喬鎮地勢如緩坡,因此有鎮上和鎮下之分,大戶人家乘車坐轎,因而多在鎮下置宅子,外鄉人到了上喬鎮,放眼望去皆是青磚碧瓦,還以為這里是富庶之地,卻不知越往上走,就越是破敗。
陶家的宅子算是鎮下頗為偏僻的,出了宅子走上半里,就是奔涌而過的喬河,不是熱鬧的地段,但是能一覽河景,別有韻致。
此時陶順兒就在喬河邊上的一處林子里,這片林子是陶家產業,可陶順兒也只來過兩次,這是第三次。
和前兩次一樣,陶順兒是來埋人的,只不過前兩次埋的是死人,這一次埋的還是兩個活人。
和這次一樣,前兩次來埋的也都是府里被打死的下人。
不過對陶順兒來說,這次的活人和前兩次的死人也沒有區別,因為這是兩個被打得奄奄一息的小女娃,都是只有八、九歲的年紀,瘦瘦小小,陶順兒能夠輕而易舉把她們扛過來。
待到解開麻袋,把兩個小丫頭放出來,一個已經昏死過去,另一個強撐著眼開眼睛,看到陶順兒正在挖坑,那小丫頭一下子就反應過來,起身就想跑,可是她受了傷,沒跑兩步就跌倒在地上,陶順兒一把拎過來,在她身上踹了一腳,罵道“小兔崽子,還想跑,當心老子一鐵鍬把你先拍死。”
“咦,對啊,鐵鍬也能殺人啊!”
一個聲音忽然響起,陶順兒嚇了一跳,四下看看,除了被風吹得微微搖晃的樹木,連同腳邊躺著的兩個小丫頭,便沒有其他人了。
難道是這兩個小丫頭中的一個?
陶順兒耳聰目明,自認剛才沒有聽錯,他的確聽到有人說話了。
他朝地上的小丫頭又踹了一腳,剛才被拎回來的那個苦苦哀求“求求你求求”
另一個則閉著眼睛,一動不動,也不知是不是已經死了。
剛才說話的肯定不是這兩個。
陶順兒抄起鐵鍬,正想四下看看,就聽那聲音再次響起“我在這兒呢。”
這次聽得清楚,是小孩子的聲音,尖尖細細的童音,而且是個女娃子的聲音。
陶順兒不寒而栗,他想起兩年前埋過的一個丫頭,那丫頭鬼鬼祟祟地聽墻角,被老爺知道后活活打死了,就是由他埋在這片林子里的。
那丫頭說話就是尖尖細細,十三四歲了,還像個小孩子。
可是這還是大白天,如果真是那丫頭的鬼魂,也不應該是白天出來啊。
陶順兒想到這里,就不再害怕,只要不是鬼,那還有什么可怕的。
他獰笑一聲,小女娃啊,好,很好,老子還沒有嘗過小女娃的味道,可惜腳邊這兩個都快死了,想想還挺可惜的,好在這兒還有個活生生的,聽這說話的聲音,活得好著呢。
陶順兒拿著鐵鍬,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走去。
“你抬頭看看,我在這兒。”
那聲音忽然又一次響起,陶順兒不由自主抬起頭來。
只見一團影子忽然從天而降,他還沒有看清那是什么,那團影子就落到了他的肩膀上!
或者說是騎在了他的脖子上。
陶順兒馬上反應過來,他看到從肩膀上垂下的兩只小腳丫,一左一右,腳丫上穿著蔥綠的繡鞋兒,這是一個小女娃!
陶順兒二十出頭,壯得像牛犢子似的,怎么可能會讓個小女娃騎到脖子上,一時怔忡之后,陶順兒憤怒起來,一邊晃動身子想把那小女娃甩下來,一邊揮